保福利,还有住房补贴之类的,这就真的没有意思了吧。
简单的说,城镇人口不需要将土地资产交给旗州合作社也可以成为社员,问题是你等不起,伤不起,除非你是旗州合作社更偏向长期挽留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农业人口不需要等,只要将土地承包权交给合作社就可以成为社员,但也有问题,那就是得按村计算,光你一个人同意不行,没有一个村超过90%的人同意,那也无法全体加入合作社。
反正不管怎么样,旗州人民高级合作社的社员总数达到了61万人,杨主席现在很激昂,立志要将大家都带入共同富裕之路。
靠股市的大起大落带领旗州人走上共同富裕不算本事,也没有任何的推广意义,杨主席要干的大事业是想要全国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联合起来才能干大事业。
有人说这是一条死路,可杨主席不这么认为,他干过,而且成功了。
他不在乎再干一次,再成功一次。
旗州有钱,旗州人民高级合作社5月5日成立,7月底的时候,旗州农业合作社已经增购了1.7万台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和其他农业机械设备,杨少宗亲自带队,带着旗州农业局局长沈元华、旗州农业合作社的总经理柴永林、旗州农业研究院的院长周保宁、副院长陈金华深入到旗州各地考察,敲定各个地区的农业经营政策。
适合大机械化耕种就上大机械化,水利灌溉重新建设,适合搞生态大棚就搞生态大棚,适合推广林牧业发展就搞综合林牧。
多余农业人口就地转移,旗州资产信托管理公司负责抓项目,大搞公私合营改革,推进各地有带头作用的社员搞小工厂,引入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销售渠道,先从最基础的代工项目做起。
李光泗和徐小玲的普乐士公司是排头兵,在旗州大搞玩具、服装、小五金、塑胶的加工生产,一个村一个村搞,搞养殖也采取和旗州农业合作社联合经营,贷款项目大抓特抓,本地资源不够就往外地发展。
旗州农业合作社负责牵头,到本省和外省找地方,找资源,甚至是通过中旗集团到处找项目,小牧场、小林场、小养殖场到处建。
技术培训工作是旗州农业研究院和旗州农业合作社负责,三个月的速成班……其实也有点很难轮到新社员,老社员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办法,有些老社员在农合社干了两三年,基本摸熟了一整套流程,将手里的股份一抵押,换到贷款就和农合社搞联营,跑到外省外地找地方搞养殖,新社员80%是跟着他们去做事。
素质比较高的青年社员,比如说是高中学历的基本都有机会参加旗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班、学历班,两年大专读完继续到中旗系工作,整个学习费用是旗州人民高级合作社报销的,因为旗州合作社这边实行的是大学教育义务制。
五年之内,杨少宗要在整个旗州都实施大学教育义务制。
他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