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在《数学与经济》杂志刊登出整篇论文后不久,杨小凯经济研究中心就收到了雪片般的繁多贺信和邀请卡,邀请杨小凯和杨少宗前往他们的大学,或者是研究机构进行演讲。
就在这时,杨小凯和杨少宗已经投入了新的一个课题,他们开始讨论一个新的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地区竞争、行政竞争、意识形态竞争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杨小凯对这个范畴不是很感兴趣,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政治和社会学因素,而他更喜欢纯理论领域的研究,可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东南亚经济研究范畴。
通过对整个东南亚经济的剖析,杨少宗认为行政和意识形态的竞争对东南亚经济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力正在摧垮亚洲经济原本健康的基础,使得经济被迫式增长。
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叫拔苗助长,用杨少宗和杨小凯的总结,这叫“被迫式增长”,也就是在非自由市场经济形态下,受控于国家竞争因素、民族因素、行政因素的人为强制刺激性的增长,他们进一步称之为“非自由经济增长”。
好了,一个新的课题诞生了,虽然这个课题会让中国中央政府大骂一顿,可它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于是,杨小凯和杨少宗继续开始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
在此之前,1996年7月21日,杨少宗以《个人计量选择对各国宏观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影响》正式通过了香港大学经济系的博士论文答辩,拿到了他的博士学位。
现在,他可以没有悬念的称自己为经济学的学者,而他通过这个过程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也是香港大学最短的博士攻读时间。
没有悬念,虽然不是那么服气,但张五常仍然认为杨少宗和导师杨小凯完成的《个人计量选择对各国宏观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应该是亚洲经济学界近十年来的最高成就。
杨少宗几乎是以免去了面试答辩的特殊待遇获得了自己在香港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丹尼尔-麦克法登和杨小凯必须经常出去演讲的时间段里,杨少宗一个人沉寂在杨小凯经济研究中心,带领整个研究生团队从事东南亚经济的非自由经济增长问题。
毫无疑问,东南亚经济的问题在于政府对“非自由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犯了很多致命的错误,特别是过早的开放金融市场,并且一贯性的采用了大量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成熟的市场,早熟的金融体制和市场政策,这就导致了经济泡沫的产生。
当然,《亚洲非自由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范围》一文并非是在讨论东南亚金融危机必然会出现,而是很客观的分析亚洲主要经济体的一些不同于自由市场的特征,同时附带性的讨论这一特征可能产生的后果——金融危机。
随着论文逐步进入后期的攻克阶段,涉及了四十多个大规模运算和逻辑法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