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东的带领下完成了向中国中旗信托投资银行(公司)的转变,将大部分的子公司合并起来,成为一家拥有0.84万名雇员的中国投行,加上控股子公司香港中旗国际投资银行的员工,总计有1.17万名雇员)的持股率是12%左右,除了通过投资者公司吸收了一部分原始股外,杨少宗个人吸收了管靳生持有的原始股是主要的增长,加上宋方舟等人转让的原始股,以及中旗控股公司集体增持的部分,杨少宗在中旗投行总行持有12%的股权是比较可靠的数字。
按照这个数值计算,通过核算中旗系控股的各只股票的市值,在1997年1月,港股恒生指数超过16000万点,淞深指数都超过4000点的情况下,中旗投行已知的市值约为14580亿元,其中,仅旗珍集团、中旗国际、联合金融在港市值加起来就有4200亿港元,超过长江系成为港股最大的上市系资产,而中旗投行在三家公司的直接持股率都在45%左右。
如果计算上海螺水泥、亚洲富力、中华酒业、丝宝控股、神州电子,以及中旗国际在新世界电讯和多家红筹系公司中的交叉持股,中旗系在港市的市值约占总市值25%左右,超过长江系两倍,堪称红筹系之王。
某种程度上来说,香港股市恒生指数能够在这个时期达到创纪录的16000点,基本是拜中旗系在港的集体上市所致。
中旗系资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交叉持股现象非常严重,在港上市的中旗系资产中,旗珍集团、中旗国际、联合金融、中华酒业、海螺水泥、神州钢铁都有明显的交叉持股现象。
这就意味着,中旗投行实际上至少控制着这些公司超过50%,甚至是逼近65%的极限数字,其他公司很难深入中旗系资产。
在整个控股的水平上,中旗系要比普通的上市集团公司更为复杂,更难突破。
中旗系的资产的另一个特点是股价相对更高,资产运营的成熟度要远高于内地其他红筹股。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丝宝控股,1994年1月,中旗投行以3.2亿元的价格兼并在香港上市的丝宝公司,通过丝宝公司不断收购冷酸灵、草珊瑚、雅霜、大宝、宝宝金水、六神花露水、索芙特、奥妮、活力28等本土品牌,经过两年的持续运作和投入,特别是推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包括对百年润发和奥妮香波等重新运作,和羽西合股经营,拿下羽西品牌的运转权限和持有权,对管理团队的重塑,对不良资产的陆续剥离处理。
1996年5月,丝宝公司最终通过和香港纳爱斯集团的合并,组建新的中国丝宝集团公司,由此组建了一个可以和保洁、联合利华在中国日化领域市场相抗衡的大公司。
经过长达7年的长期运作,新诞生的丝宝公司在洗涤用品、家居日化、化妆品、美发用品等领域都拥有了完整的系列线,前后耗资二十多亿元,不断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兼并、推广营销和渠道建设中,对整个集团公司采取了完善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