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亚的危机似乎让国内更近距离的意识到将经济发展寄托在地产和金融两个行业之上的巨大风险,而新加坡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足以证明国家资本主义确实是中国目前最适合的方向。
1998年3月,在经过了新的重新商议后,中央正式推出了新的《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地产业改革规定》,虽然没有直接走旗州模式,但还是吸收了杨少宗的意见,将包括低保房、公租房在内的保障房做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地地方政府必须维持保障房和商品房按照3:7的比例发展,保障房用地不用经过竞拍,直接采取政府招标的方式修建完工。
在这份规定中并没有严格界定低保房和公租房究竟要占多少比例,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宽松的规则,具体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那就只能看各地的竞争趋势。
用容总理的话说,房价不高不能说明你的执政有问题,但如果你的房价高了,老百姓买不起,那就肯定有问题。
杨少宗对中国房地产改革的一个最大推动在于,他将保障房做为政府调控房价的主要手段,哪怕是保留30%的商品房为公租房,只要将公租房的租金打下去,二手房和投资二套住房的滞存压力就会迅速削弱,由此达到调控房价的作用。
当然,哪个地方政府最终能执行的比较到位,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水平,特别是市委的长远眼光……这毫无疑问是很悲剧的一点,可杨少宗也没有办法,他对政府的影响力已经至此而止了。
经济上,他有很大的话语权,政治结构上,他说不了什么东西。
就算他说了,容总理明白,可又能有什么办法,何况他就不说,容总理还能不明白吗?
1998年3月底,杨少宗返回首都参加石油经营特许权牌照的首次预招会议,在此之前,容总理已经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强有力的推动了整个国营企业体系向新的方向发展。
中国国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国家投资控股公司、中国国家投资银行公司、中国国家金融控股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始做为五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成立起来,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电信三大巨头首当其冲,被全部纳入国家投资控股公司,中国国际银行、中国工业银行、中国商业信贷银行、中国农业储蓄银行被纳入国家金融控股公司,中国发展银行等则被纳入中国国家投资银行公司。
不久,香港四大中资公司之中,除了中银之外都会被纳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正部级、副部级这些行政级别划分将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取消,待遇暂时保留,国企开始全部进入新的改革阶段,第二次国企改革大潮被掀起了。
为了限制一定的竞争,给国企保留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改革,在很长时期内,中国在主要的一些重要经济领域仍然采取特许经营牌照制度,石油领域和电信领域都保持五家左右,国营的三家,私营和国家入股的保持两家,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