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明初“大臣无坐轿者”。
论据虽嫌不足,结论却合实情,然而须专门考证方能得知,说明啥?
可见到明中叶,臣民对开国之初的规定几乎毫无印象了。
刚刚百年而已,听起来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古典时代,社会发展几乎是停滞的,不好和后世一日千里的变化相比。例如一户人家迁往新村子落户,即便定居了三四代人百十年后,邻居在日常打招呼时依然称他们“外来的”。)
与需要考证骑马坐轿相类似的事还有一件。
嘉靖皇帝之后是他儿子隆庆皇帝朱载垕?人家叫朱载坖。
朱载垕是齐东王。
万历年朱国桢修《大政记》,把“坖”误写成“垕”,居然也没人发现错误,就流传下来了。这不搞笑吗?把万历爹的名字都能弄错,人家才死了几年?
被张居正罢官的王世贞,在《弇山堂别集》倒是写作“坖”,可后来书籍再翻刻时被改成“垕”。
万历年间人何乔远《名山藏》也写对了,然后也被人改了。
万历中《国朝献征录》陈以勤墓志铭有记,拥护裕王为皇储的陈以勤在为其辩护时曾经提到:(穆宗)乃生而命名,从元从土……
然后在《明史·陈以勤传》中就被改成“(穆宗)生而命名,从后从土……”
万历间《明政统宗》、《掌中宇宙》都被朱国桢带偏了,都把前皇帝名字写错了。
为啥让朱国桢背锅?
因为他上小学时朱载坖都没登基呢,而且好歹也是当过首辅的人,够权威,自然以他为准。
这老汉当前还健在,要不是离的太远,李自成都想跑过去扇他一巴掌。让你瞎胡搞!
后面的张岱、万斯同、谈迁、查继佐等人就彻底被带偏了。
《明史》自然也跑偏了。
……
贾胖子向王重新引见大统领,大家先闲扯几句。
王重新让烟,李自成说已经戒了四十年,把旁边两人听懵了。
客套过后开门见山。
“王财东,跟你交个底,最迟明年四月,流贼还要进入上党。而且远比前次更凶,郭峪势必不能幸免。不知王财东可有应对之策?”
“哦?”
“我来郭峪没去陈家,没去张家,先来拜访财东。为的是王兄做人地道,够敞亮。明人不说暗话,我麾下革命军有精兵两万……”
“……”
王重新一愣,先瞟了眼贾富贵,拱手道:“沁水县的革命军?鄙人早有耳闻。贵军纪律严明,惩恶扬善,人人交口称赞。小弟薄有家财,愿孝敬一千两……”
李自成摆摆手,“我不是来敲诈你。只为提醒一句,陕西各家农民军年底会陆续再次进入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