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明没多少强军了

作者:三院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巨大危害,也无力从根底掀翻整个官僚系统。他们更不可能冒着失去整个官僚系统信任的风险去严苛行事,这使得对常例的禁止完全成了无人当真的喊口号。

如同谢肇淛所说:“上官莅任之初,必有一番禁谕,谓之通行。大率胥曹剿袭旧套以欺官,而官假意振刷以欺百姓耳。至于参谒有禁,馈送有禁,关节有禁,私讦有禁,常例有禁,迎送有禁,华靡有禁,左右人役需索有禁,然皆自禁之而自犯之,朝令之而夕更之。”

大家都明白,常例无法废除。而常例的发展也就愈演愈烈,以至于到了明末成为无钱不能办一事的地步。

甚至当李自行车打到北京城下,大明情势危急万分,然而“守城军尽枵腹饥疲,司饷官犹索常例不时给。”

那帮人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当然,李自成要感谢他们拖后腿。

只拿“常例”的已经算是清官了,心黑的还要再刮个地皮。明代地方官有各种层出不穷的敛财手段,故而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大明贪腐严重,以至于明人总结明代货币制度时,有人指出因为用银子当法定货币,所以才大大刺激了官史贪欲,因此提出应该废银用钱。如顺炎武、黄宗羲等人就持这样的观点。

因为银子小巧价值高,铜钱笨重价值低还不好储藏。

冯梦龙则从反面论证认为用铜钱有三不便。

其一就是“苞苴(贿赂)用钱难于馈遗”。并且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凡此三不便,特不便于贪官污吏耳,而其便于国,便于民,造福不可胜言。”

真是奇特的视角。

不知道将来李自成的大顺国施行纸钞制度后,官儿们会不会更方便贪腐?

那对于官员来说,高薪养廉如何?

治标不治本,该贪的仍然会贪。

除非地盘小到只有一个县大,那样勉强才有可能监管的过来。也只是有可能,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府只是个大宅院而已,里面的龌龊事已经多到很难根治了。

南北朝时有这么一场君臣对话(假的)——

宇文泰,北周开国之君。向来慕曹操之术。有苏绰者,深谙治国之道,孔明之流也。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苏绰,二人闭门密谈。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

苏绰曰:具官。

问:何为具官?

曰:用贪官,反贪官。

问:既是贪官,如何能用?

曰:为臣者,以忠为大。臣忠则君安。然,臣无利则臣不忠。但官多财寡,奈何?

问:奈何?

曰:君授权与之官,使官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虽官得其利,然寡人所得何在?

曰:官之利,乃君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