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还占了相当大比例。
它们唯一的优势在于耐旱、耐贫瘠地。随便在山坡上开荒种一点,也不占用正经耕地。
红薯等作物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减弱了天灾对贫民的冲击,原本可能造成动乱的饥荒能够因为红薯而消弭——但平时做主粮是不行的。
明末即将到来的北方各地连旱,正适合推广这些救荒物。
另外,旱灾后容易起蝗灾,蚂蚱们号称过境之处寸草不生,但主要危害的飞蝗,却挑食,不怎么吃红薯土豆叶子。
……
隔天,又有江南客来了。
邢秀娘的消息传回老家,都知道她“发达”了,一群亲戚故旧扶老携幼前来“打秋风”。有三四十人。
可她现在并没抖落起来,连个妾的身份都没,只是个小秘。何况邢秀娘被父母卖入青楼,跟家里的关系自然寡淡。
她招待了这帮人,打算拿点钱让他们回去。
李自成也出面跟他们吃了顿饭,然后结识了邢秀娘她妹。
“姐夫,我有个问题想不通,兔子为什么不吃窝边草啊?”
“大概是觉得太近不好下手吧。”
“可草不这么想,谁吃不是吃,还不如让脸熟的吃。你说是吧,姐夫?”
“……”
李自成一琢磨,有道理啊!
不过,暂时先忍忍。大统领没空享福。
干脆把邢秀娘跟他们一起打发走。这帮人底细驳杂,也不好留在革命军。
大统领天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倒是吃得比猪好,没工夫跟邢秀娘玩耍。应该把她派出去发挥些更大的作用。
年后要去江南设钱庄;把张养默扔在那边放羊也不好;还有采买粮草、开店赚钱等等,都要自己人照应,邢秀娘过去正合适。
这女人确实有些能力,把妇女营孩儿营打理的井然有序,制度建好后也不需要她了。
冯起龙老婆挺漂亮,让她接手。
高桂英办事也得力,调她给大统领当秘书。
至于邢秀娘回去后会不会再次勾搭汉子,无所谓的事,能把差使办好就行。如果有叛变的迹象,让天地会干掉她。
安排已定,老李抓紧时间跟秀儿办了两天事。
两指宽的门,送牛奶的已经进去了,送鸡蛋的还在敲门。
啪啪啪!
管子鲍鱼之交两天,邢秀娘依依不舍离开了。
眨眼就是十二月。
革命军已经膨胀到一万五千余人,李自成又开始瞎折腾重编队伍。
奉天倡义国民革命军暂编四个番号军——
二十七军,代号51002部队。辖下仅有八十一营,营长刘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