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天地会的后台

作者:三院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将失去对陵卫的控制。

孝陵卫做为一个卫所,兵力原有5600人,然而正军历年消耗,至此时现存仅1800余名,从正军中选取2500名成立振武营绝无可能。

最终,南惊兵部尚书张时徹、户部尚书孙应奎做出妥协,从孝陵卫食量正军中选取500名、精壮余丁中选取2500名,顶补正军名数,专一食量差操。

该营以1000军士为一枝,共分三枝,“每枝添委把总一员、卫总二员管理,听于附近大教场内,不拘旧规,设法训练……遇有警即便分布把截,以遏侵犯,并不许奉祀内臣干预,亦......不许指以栽种为名,妄行掣取。”

与此同时,奉祀内官亦不愿轻易放弃对孝陵卫的控制,面对南惊兵部、都督府的挑战,他们也力图捍卫其管领卫军的合法性。嘉靖四十一年题准,孝陵卫正军500名,各专听神宫监差拨,其余丁1749名,仍行把总官统领,居常随营操练,有警专护陵寝,不许混同营兵一体调发。

后来,振武营士卒的薪俸先被缩减,继而发饷拖期,振武营士卒遂鼓噪哗变。

事情平定后,穆宗朱载垕即位,徐阶继续为首辅,议及振武营经常哗变,意欲解散,但是担心他们会占据孝陵闹事,于是花了若干年时间慢慢分化瓦解。当前的振武营正军数量已由3000名降至1200名。

由此也可见,大名鼎鼎的孝陵卫早就不行了。

至于神威营,要到崇祯九年才会设立。

到“流寇”犯江北,南都震动。时守陵太监陈贵、魏国公徐弘基各疏请设营护陵,名神威营。后经兵部议覆,设军3000名,“统以参将一员,南兵部年中甄别,止令勋监二臣冬季察阅一次”。

这就意味着,那时孝陵卫戍部队已达三支:孝陵卫、振武营、神威营。

其中振武营由武职统领,神威营由勋戚、守陵太监统领,而孝陵卫正军早已被瓜分殆尽,所剩无几。可以说,孝陵神宫监掌监与魏国公借时局动荡之机再次扩大了兵权。

崇祯十七年,京师沦陷,弘光帝在金陵建立南明小朝廷。或许为了加强兵备,于是合神威营、振武营为一营,名神武营。

接着,王铎提议裁撤神武营,恢复孝陵卫旧制,一切又回到原点。这也反映出自嘉靖以来,南京兵部官员与内臣就孝陵卫管领权的斗争,实未起到任何实际效......果。随着时间推移,孝陵戍卫体系不断膨胀,官兵疏于操练、徒耗月粮,仅成为奉祀官任意差遣的军伍杂役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当钱谦益、王铎等人开了金陵城门投鞑时,只有孝陵卫站了出来抵抗。

此时他们的指挥官是孝陵卫末代指挥使梅春。梅春两百多年前的先祖梅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朱元璋临终前嘱咐梅殷辅佐继承皇位的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他的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