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打春

作者:渤海郡公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室的人安家费,他带着这些钱回到了沙阳郡,左思右想之下,他还是决定带着这些老弱们一路来到了万胜城,当时,沙阳郡外的难民,流民愈发得多了起来,在那里讨生活,成了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到万胜城,只要肯下力气,怎么也还有一口饭吃。

现在看来,当时的孤独一掷,却是走了一步天大的好棋。

这里,有山,有水,有地,有他们自己的房子。

不远处一幢幢木石结构的房屋,与万胜城里的房屋一样的模式,都是由那支军队中一个叫房书琦的年轻人的人设计的,结实,耐用,虽然现在看起来还粗糙了一点,但不管什么样的屋子,只要人住进去,就会赋予他生命,他们会变得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

山间的溪流,即便在枯水季节也不会断流,这便保证了最基本的需要,有地,有水,他们便能让这片土地结出累累硕果。

女人们正在耕过的土地之上播洒下种子,这是他们的希望,因为从今年秋天开始,他们不但要开始自给自足,还得向万胜城缴纳一定的赋税。

这样的聚落,围绕着万胜城,至少有十多个,人数有多有少,大多像是费县的聚落一样,几千人聚集在一起。

至于那些孤家寡人,零散的逃难者,则都留在了万胜城内,那里,需要大量的劳力,他们并不愁没有饭吃,.

万胜城从去年冬天开始招兵,不过费县人在张书阳的授意之下,并没有人去报名,好男不当兵,这是张书阳一直以来都秉承的信条,只要有地,便能活下去,而当兵,随时都有可能死在外头。而让张书阳对徐梁更加感激的一点则是,虽然他东来村里青壮很多,身体强壮者更是大有人在,但并没有人来强行让他们加入军队。

万胜城里实行的是一种自愿入伍制度,有意加入军队者自行去报名,但他们录取的条件却极为苛刻,十个人里,最多只有一两个人被录取,如此高的淘汰率让张书阳甚为骇异,以前他可见过朝廷招兵,那不是招,那是抽壮丁,三丁抽二,两丁抽一,不管你愿不愿意,一根绳子套了就走了,从此毫无音讯,至少在张书阳的记忆当中,那些被拉走的壮丁,是没有一个能光宗耀祖地回来的。

只要抽走,家里基本上就当他们死了。所以当时朝廷第三年一次的招兵,便是每户每家的恶梦,每到这个时候,不少家庭为了躲避抽丁,会被一些官员勒索得几近破产。

张书阳不认为万胜城会有仗打,这条路他来回已经走了三次了,想要抵达万胜城,沿途的那些崇山峻岭便是天然的屏障,他也看见,在哪些险要的关口之上,万胜城都设置了哨卡,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万胜城得到消息,有些地方,张书阳甚至认为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

这大概就是徐将军不大规模招兵的理由吧,万胜城不需要太多的士兵便能确保他们的安全。养兵,那可是一件费钱的事情。

“徐将军,养这样的一支军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