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木兰。
“新二师很快就要调回京师负责京畿防卫,徐敬业奉命午门献俘。”卢木兰道。
午门献俘啊!那可是武人的毕生荣耀!
高燕与参谋长登时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蔫搭着脑袋。
“我师恐怕要……”卢木兰的目光在两人紧张的面容上打了两个转,终于忍俊不禁飞快道:
“要真的扩编为第一军了!训导部已经在准备派遣训导官和军官升职、加衔谈话了。”
高燕和参谋长在短暂的惊诧之后,旋即振奋起来,再次斗志昂然起来。
只要新一师扩军,就意味着接下去的主攻方向仍旧是东方,而且成为天下第一军的梦想又一步。
“我这就去组织人手做锦州攻防计划!”参谋长站起身,大声宣布道。
“速速做来!”高燕也高兴叫道,浑然忘了之前的颓唐:“待老子光复了沈阳,抓了伪帝,也要去午门献俘!”
“献什么俘!平定内乱献什么俘!”徐梁有意识地加重了口吻。
今天是程贤在内阁当值,就在准备休息的时候,突然被总参的意见给搞蒙了。总参的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借着俘虏了两个东虏亲王、一个贝勒,再凑百八十个鞑虏,搞一次午门献俘。
程贤作为内阁首辅,承接这类活动是职责所在。不过现在鸿胪寺基本完成了对典制礼仪的接手,所以程贤也只是传布命令罢了。
关键在于,陛下是反对午门献俘的。
“陛下,”程贤悠悠道,“崇祯九年的时候,孙传庭擒获高迎祥,也是午门献俘的。”
崇祯九年的事情,他当时在军中也听说过,军中不少老兵痞还感觉是难得的盛事,可在徐梁看来,本来天下有逆贼就证明国家的治理出现了问题,再搞个盛大的活动,岂非国政不修的铁证
程贤以为这是徐梁的真心实意,劝道:“陛下,战胜敌国于域外固然是彪炳史册的大武功,然有云: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此为武功。故而臣知道俘得东虏,也是足以献俘午门的武功。”
“东虏尚未殄灭,辽东尚未恢复,谈不上禁暴、戢兵;我军仍处于劣势,战力不足,谈不上保大、定功;百姓仍被掳往辽东,血亲远隔。尚未救回,因此也谈不上安民、和众;至于丰财,打到现在大明元气几乎耗尽,更是无稽之谈。”
程贤发现陛下对于经义了解不深。但是在辩论上却意外地能够引经据典。明明似是而非却又好像头头是道,让人一时难以辩驳。
“陛下对献俘如此排斥。是因为……”程贤终于抛开官场习惯,直截了当问出了核心问题。
“献俘之后,对东虏之战是否就算完结了”徐梁也直言道:“献俘于礼无据,这是其一。再者。献俘之后,朝中是否会有人说战事已毕,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是否会有人认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