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全家殉难死光了的人家,谁找不到几个忠仆义从?当然要先赶在第一批前往美洲,选取好地,把位置占下来。
至于那些还没轮到的功臣,肯定也都是会有赏赐,谁不想早点过去把地选了?
朱慈炤看到这股大潮汹涌袭来,才明白皇帝陛下说的“没有白拿”。
徐梁治国四年八月,朱慈炤到了对马岛。
之所以前往对马岛,是因为东瀛人有走太平洋航线前往美洲的经验。
当然,东瀛人也不是平白无故就发现了前往美洲的航线。
他们的引路人是西班牙人。
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安德烈斯德乌尔达内塔发现了由吕宋岛至墨西哥的航线。从此之后西班牙便开始了横越太平洋的航运,这也是吕宋归于新西班牙总督治下的原因。
因为西班牙商船经常会由于恶劣天气在东瀛海岸附近失事,于是两个国家开始接触。西班牙人想在东瀛发展天主教信仰,但这种努力遭到了耶稣会的强烈抵制,这些人自一五四九年就开始在东瀛传教。另外,葡萄牙和荷兰也不希望西班牙参与对日贸易。
拐点在于一六零九年,万历三十七年,西班牙大型帆船圣弗朗西斯科号在从马尼拉至阿卡普尔科的途中遭遇恶劣天气而在江户附近的千叶失事。
船员们被救起并受到热情款待,船长受到了德川家康的接见。
当年十一月二十九,双方签订了一个条约。条约中约定西班牙人得以在东瀛东部建立工厂,并从新西班牙引进采矿专家,西班牙商船在必要时允许拜访东瀛,而东瀛方面将会派遣一位使者出使西班牙王室。
最初的东瀛使者是在江户传教的方济各教会修士索铁罗,他代表幕府将军前往新西班牙,见到了总督维拉科。新西班牙总督又派遣了探险家前往东瀛,并且寻找传说中的“金银岛”。
这位探险家的外交工作并不顺利,而且在寻找金银岛途中因为海难而带着重伤回到东瀛。于是德川幕府决定建造一艘大船,将这位探险家送回西班牙。
这个任务落在了仙台藩大名伊达政宗的头上,伊达政宗又命令家臣支仓常长主领此任务。
支仓常长用了四十五天的时间,以幕府提供的八百名造船工匠,七百名铁匠,三千名木匠,完成了东瀛人称作“伊达村丸”远洋大帆船。这艘船后由西班牙人改名为圣胡安包蒂斯塔号,完成远航任务之后被吕宋的西班牙军队征召,用以对抗荷兰人。
支仓常长带了十名幕府武士、十二名仙台武士、一百二十名东瀛商人、船员和随从,以及四十余名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开始了亚洲人首次横跨太平洋的旅途。
三个月后,他平安到达了新西班牙,随后前往欧洲,出使了西班牙王室,甚至前往罗马觐见了教皇,并且受洗。
支仓常长出发时,德川幕府还没有发布锁国令,但是等他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