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诺的受训内容并不多。他只需要学习密码文的写作,上流社会的基本礼仪,以及套话问话的技巧。这些都不算很难,真正难的部分在于他中文学习,以及取悦他人或者她人的技法。
大明是个没有性别歧视的国度,尤其是男风,并不会被人鄙夷。但是不要去尝试刺挠军人,军人是异常看不起这方面的。
然而禁忌才能带来刺激,所以欧洲贵族之中盛行的男风并不比大明要弱。
无论是在北京还是福建,都有专门培养“相公”的特殊服务场所,所以这方面的人力资源并不缺少。而对于一向生活在社会底层,为贵妇们玩物的一诺而言,察言观色,卖萌撒娇也是他的强项。
训练科目中难度最高的还是一诺的身份。
一位诗人。
李烨考虑过让他直接作为男仆,混入欧洲上流社会。然而男仆必须依附于一位主人,太过于局限,不如诗人方便游走。而诗人最重要的是气质以及作品,这两样都是塞万一诺所缺乏的。
好在锦衣卫里人才济济,想了个十分讨巧的办法。他们从历代诗歌中选了许多适合翻译的诗词,让经世大学西语系的高才们翻译成德语、法语、拉丁语,甚至希腊语。这对于西语系的学生而言是作业,对于一诺而言则有了“作品”。
考虑到西方诗歌和格律诗词在篇幅上的异常,一诺的人物背景上就多了一条:汉学家。专门研究东方诗歌,并受此影响写下十四行诗——这简直是在帮他开宗立派。
如果有需要,锦衣卫甚至可以帮他找人将话本小说翻译成歌剧。
解决了作品问题,剩下的就是气质了。
任何人如果没有信仰依托,就不可能存在令人敬仰和舒适的气质。锦衣卫不需要一个狂放不羁,清冷孤高的诗人,而是要一个让人觉得温暖,愿意对他吐露心扉的灵魂伴侣。所以一诺首先要被灌输的就是对大明皇帝忠诚,对大明的无限景仰,对身为锦衣卫成员的无限骄傲。
这也是一诺最乐于接受的科目。
他甚至不知道这也算是科目。
每到戊日公休,主掌万福楼的男仆男子就会用奢华的四轮马车带着一诺进城。让他看到大明的商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他们会去最奢华的酒店,见最奢华的人,吃最奢华的美食,然后以令人咋舌的天价购买一堆奢侈品。
“这就是大明,我们就是这么富足。”男子道。
这种生活与一诺之前的悲惨境遇简直犹如天壤之别。当他习惯了丝绸的柔滑,再让他穿着粗硬的亚麻,他自然不能忍受。
居移气,养移体,一诺很快就能成为一个靠得住的大明情报人员。
当李烨在三个月后再次见到一诺的时候,这个泰西痞子的眼中已经少了一分卑怯。
“他现在由衷认为自己是锦衣卫的一员了。”负责培训一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