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坐上了步辇,朝着崇文馆前进。
《汉书》和《后汉书》的注释,虽然不怎么重要,但这到底是官修,是能够在士林中传颂一段时间的,所以他这个皇帝,既然有空闲的时间,还是露面一下的比较好。
可想而知,面对圣人的亲自到来,除了张大安还能保持一点冷静以外,刘纳言等人,都要疯了。
而李治并没有让他们激动太长时间,只是勉励了两句话,就又离开了。
既然皇帝没撵人,李贤和李显,只能苦逼的跟着,至于太平,早就觉得没意思,回大明宫去了。
穿过东宫,一直来到凤凰门前,李治才下了步辇,换乘了一辆平平无奇的马车。
掀开马车的窗帘,看了一眼外面的李显,李治皱眉道:“你送朕到这里就行了,回去读书吧。太子,你上车来。”
听到这句话,李显如蒙大赦,匆匆的行了一礼,就溜走了。
而李贤,明显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因为,东宫所属,竟然没有一个跟随自己出宫来的。至于皇帝的马车....这里是凤凰门,若是回皇宫,他肯定犯不着坐这么一辆马车。
这是要干啥?
带着疑惑,李贤也钻进了马车。
李治坐好以后,就倚靠着垫了皮裘的车厢,闭目养神起来。
而李贤见到这副场景,甚至有些心慌了。
马车的马匹是朝着南方的。
这段时间,李贤虽然一直在习武、上课,但是也抽空把长安的布局,仔细的记忆了一遍。
从东宫凤凰门开始,马车就开始一路向南,不曾停顿,也不曾转弯。
一直到车厢外面,传来城门郎的询问声,李贤才惊觉,马车竟然一直行驶到了启夏门。而出了启夏门,可就出了长安城了啊!
这到底是要去哪?
不等他思索,马车又一次行驶起来。
马车出了长安以后,颠簸的感觉就更加的剧烈了。
没胆子主动掀开车窗的窗帘看外面的风景,所以,李贤只好等着车窗外面的风,将窗帘吹开一点点,露出外面的风景。
可以肯定的是,马车没有走大路,大唐的好些官道虽然是砂石泥土的路,但是不至于这么颠簸。尤其是看到一个树杈差一点就顺着车窗钻进来,李贤就更确定了。
皇帝、太子、马车、出城、陌生的路....
就算是再胆大的人,也不由得去想一个低概率的可能....
长舒一口气,李贤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要害怕,皇帝现在没得选择,不可能对太子下手。
连续告诫几遍以后,果然担心减少了许多。
但是,这种对于前路的一无所知,还是让他的额头出现了汗水。
李治虽然在闭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