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作者:初雨彩虹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往的标准来讲,是优秀的。

可以往的标准已经不适合现代工业发展的需求了。

我们需要即知道应该如何做,又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新一代产业工人。

做事不问原因,那永远就只能够做,有丁点变化了,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追根刨底!

这样的产业工人,才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技术创新上面成为巨大的助力。

技术要创新,最为重要的,还是靠一线产业工人,因为只有在一线,才是真正的知道,生产上面到底需要什么。

同样用一种机器,有的企业,就能够生产出很好的产品,有的企业就生产不出来。

原因是什么?

技术工艺啊!

技术工艺怎么来的?

一线人员给搞出来的。

只有在一线,才是可以。

一线产业工人的素质,决定着工业的下限和上限。

陈伟很清楚乐池方面到底关心什么:“我是这样子计划的,在明年,恒通大学就得要开始招生。在五年内,恒通大学的在校人数能够达到三万人。”

“至于学校招生数量上面,是否继续扩大,依照情况来确定。我个人是觉得,恒通大学将会成为一所很受学生欢迎的一所学校。”

报考的人数多,那么恒通大学扩招什么的,那么就很自然的事情。

乐池方面,要求也是很简单,有一所大学落地,就无比高兴了。

也不要求其他的。

乐池方面给出的条件,还是相当诱人的。

千亩免费地块。

只是,得要由恒通集团来出农民的安置费和土地平整等费用。

乐池这些年,财政收入的确提升了不少,可是支出也大啊!

县里主要道路上,在这几年时间全部实现了柏油路面化,连县城的主要道路,也如此。

这些都是得要花钱的。

另外县里面还大搞农业水利建设,以及乡村公路的建设。

新建了好些个污水处理站等等。

另外就是县里又是搞五百米公园计划,这些都耗费不小。

陈伟还没有答应呢,杨红梅却是一口的答应了下来:“可以。”

对于杨红梅来讲,在家乡的口碑,这必须得要有。

不然的话,那真的没法搞了。

“安置房的地,得要县里面来出。安置房修建,由恒通地产来修建。”

杨红梅回去乐池的时候,可是看到了有一片安置房修建给烂尾了。

具体原因,杨红梅也没有问,可是就那些原因。

比如说县里面征地太多,可却没有将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