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弱肉强食

作者:午正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因为事情是萧大官人搞出来的,肖某人是总督府的人,催知府当然要来请示总督大人,不敢擅专定案。

郑游击作为总督直属的标营亲兵将领,有事当然也不敢瞒着总督大人,再说了,派出城的营兵,带队的七品把总还受了重伤,事情更是不敢瞒了。

要是偏远地区,就是一次死个上千人,官府要是想瞒下来,时间久了,也就过去了。

保定府离京师太近,一两百人又是死在官道旁边,半天的时间里,已经被不少来往的商旅看到了,事情已经传扬开,不能单纯的捂盖子了。

把事情定为官府出兵剿贼,目前来看是最合适的,这样定性,死了的疍吏也好安置。

目前,这件事情的一个关键人物,那名道士,要是写奏章,关于道士的部分,要怎么写,这是几个人讨论的主要问题。

萧大官人的诉状中,把道士定性为抢劫车队的盗匪,要搁在普通人身上,冤枉了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每年冤死的人多了,算不了多大的事。

问题是,诉状中的‘贼道’,已经用骑兵和死去的那一两百盗贼证实,那不是一个普通的道士。

要是把那道士定为必须抓捕的‘贼道’,要怎样去抓捕,出动大军吗?……

现在还不是农民大起义时期,没有兵部的命令,总督也不能大规模调动军队。

“那道人的确切身份,啥时间能查清?”总督大人向卫夫子开口询问。

卫夫子躬身回答:“禀大人,已经派出了快马,今天下午就能收到京城的消息。”

总督大人又沉思了片刻,说道:“事情就这样定吧,先把标营帮助府衙,剿灭了为祸地方多年的盗贼,写成奏折报上去。

具体人员功劳,死伤的疍吏、兵士安置,你们下去再具体议定。

关于那道人的事,本督的意见,不要再去追究,最好也不要再提,以免徒生枝节……”

说完自己的意见,总督大人端起了茶碗,不想在这样的小事上耗费时间了。

催知府和郑游击一见总督大人端茶送客,连忙躬身施礼告别,“下官谨遵中承大人的训令,下官告退。”

郑游击的告辞是磕头跪拜:“卑职遵令,卑职告退。”

明朝的后期,文贵武贱,身为四品的文官,催知府可以只对从二品的总督巡抚施躬身礼,而作为正三品的郑游击,就必须要行跪拜礼了。

郑游击不但在总督大人面前身份卑微,就是面对催知府,郑游击也是谦恭曲腰,要让催知府先行,自己只能跟在后面。

文贵武贱不但只表现在礼节上,在利益分配上,也是文官拿大头,剩下些残汤剩水留给武官。

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丁把总好歹还跃马冲锋了一下,本人还受了伤,而万捕头连刀都不敢拔,就逃跑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