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放声大哭。
李刀子在族人的哭声中离开了生活了七十六年的李家庄,去了他该去的地方。
李刀子的事在尚家河村掀起了很大的反响,黄家庄、程家庄和马家庄三大族长纷纷跑到村部。
三大族长表示愿意配合村上工作,愿意自动废除不合时宜的族规,愿意做一名合法的公民,愿意在村两委的领导下通过奋斗摘掉贫穷的帽子。
经过尚云的努力,五大族长戴在尚家河村村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彻底被打碎。
尚云认为,相对于人类的物质贫穷而言,精神贫穷更可怕。
物质贫穷是有形的,有迹可查,比如你缺吃缺穿,那都能看出来,进行帮扶也可以精准扶贫。
但精神贫穷常常是无形的,隐蔽性较强,帮扶起来比较难。
物质生活上的贫穷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帮扶得以解决,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精神上的贫穷在人的意识形态,是抽象的多变的复杂的,要想解决,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但精神上的贫穷并不是没有痕迹的,经常通过人的行动表现出来。
精神上的贫穷,不单单物质贫穷的人会有,而且物质富裕的人也会有。究竟全国各地有多少人患有精神上的贫穷症状,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权威数字。
族规之所以在尚家河村根深叶茂,与人们的精神极度贫瘠是分不开的。
李刀子能够走上那条路,除了与李刀子本人没有把握好自己外,尚家河村两委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根本上来讲,是尚家河村两委疏于管理和教育的结果。
李刀子走了后,尚云决定对尚家河村村民们进行精神上的补钙,在尚家河村开展了“新文明进万家”活动。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主题,带领六个组的组长、党员和文明志愿者开展文明走访进万家活动,将政策“好声音”传进千家万户,让文明之花绽放于每个角落。
实施政策宣讲。以党员和年轻人组成志愿宣传队,通过走访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政策,推动党的好声音好政策在尚家河村落地生根。
提升乡风文明。村上设立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带头参与抵制滥办酒席歪风,倡树文明新风,促进美德文化厚植尚家河村,扎根家庭。
开展法律服务。按照群众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援助。对于一切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给予打击,零容忍,当天发现,当天上报,还尚家河村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对于一些过时的村规民俗,该废除的给予立即废除,积极引导村民与一切不和时宜的观念做斗争,彻底摒弃思想深处的旧观念、旧传统。
通过大会讲,小会讲政策法规,让家家户户知法用法,知道上面的好政策,积极引导村民在政策红利下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