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它年轻还能卖点钱。”
“不能卖,这离家近的贩子我还能去送货,用这车方便。”
“你是不是又去饺子厂送粉条了?”
“你妈说的吧,唉,没办法啊,被人家拿话架上了,实在抹不开面子了。”
闫俊对老爸真是无语了,其实他心里很清楚,饺子厂的帐是不好要的,一万多块钱。
可人活一张脸,人家不要脸,闫大海还非得把人家脸给贴上去。
这不是无用功吗?
人家自个都不要了,你还硬给人家贴上,指不定人家心里怎么骂你傻帽。
“爸,以后那家饺子厂再来电话,你就直接推给我,说家里生意给我了,你不当家。”
闫俊话说的有点重了,只因为前世这家人做的事提起来就肝疼,难道这一世还让老爸完成这个使命,使劲地给他赊账?
再然后就是逢年过节拿着两箱东西去要账?
回家还是得给老姐说一声,家里真正能管住老爸的还是得大姐出马。
“对了爸,我在省城姚桥农贸市场开了门面,卖粉条、粉丝还有粉皮。你看谁能去那守店,我工资开高一点。”
“咋,你真开了?”
“嗯,现在先开着,试试水,就算赔也赔不了多少钱,顶多是看店的工资和水电啥的。”闫俊把市场的情况大概给他说了说。
越说闫大海脸越黑,这次轮到他批评闫俊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老妈的压迫,使用起老爸的身份,说教了十几分钟。
“都快关门的批发市场还在那开,这不是砸水里了?”
闫俊只能瞎编了,说政府会扶持,离高速近,周边都是在建的小区,过两年肯定旺。
两人说起了找谁去省城合适,闫俊想着是四叔,闫小木,今年才38,比闫大海小十岁。
但闫大海不同意,给闫小木工资开的多吧,咱们就赔的多。开的少了,他又裹不住,毕竟也有俩孩子要养的。
说了一圈的亲戚和庄里的人,都没有合适的,最后只能找老舅了,先去那干俩月。
“爸,回去你先给我妈说下,探探她口风。”
半天,老爸没回话,闫俊转头看见他拉着一张脸,撇着嘴,好像有点生气了。
在闫大海的指路下,车子开到了张楼,拿着烟下车一打听,就知道了目的地。
张兴东,三十多岁,也是装了大冷库,准备大力生产粉丝,可是他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南方,发货用物流,成本无形中就增加了。
闫俊他们找到这家小作坊的时候他们正在装货,粉丝都是用白色的编织袋子装满一袋,看着蓬蓬松松的,确实,闫俊那车装满也装不了一万斤。
等他们忙完,闫俊说明了来意,张兴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