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未来的打算

作者:大秦兵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品锦衣卫指挥使。

这个奖赏很高,拿到了简直一步登天。

同时李如松也表示,此战不以各部割取日军的首级数作为战后的评功标准。

自古以来都是凭首级论战功,打赢了的军队,战马下都挂着人头,步兵则挂在腰间,充满丰收的喜悦。」

刘漫摇摇头:「太血腥了。」

「明军一直在于蒙古鞑靼、满洲鞑子作战,还算是赏罚分明的,鞑靼铁骑一颗头五十两白银,满洲鞑子三十两,入朝开战之前,定的价格是倭寇一颗十五两。」

「好像有点看不起倭寇,战斗力有那么差吗?」

「这已经是给脸了,当年戚家军在东南抗倭,一颗才三两,这次对阵正规军,涨了五倍的价格。」

虽然赏罚标准变了,但毕竟另有重赏,所以攻城之战打出了明军的精气神,尤其是戚家军。

戚继光死后,子孙资质平平,当时戚家军领军的是总兵吴惟忠。

这人很能打,主攻城北牡丹峰,与日军名将前藤忠一率领的五千多日军殊死决战。

戚家军大多数和倭寇有血海深仇,在吴惟忠身先士卒下奋力冲杀,最终将戚家军旗帜第一个插在了苹壤城头。

然而当他们打开城门迎接兄弟部队进城时却懵了:李如松嫡系的辽东骑兵,每个人的马腹下面都挂着三五颗倭寇人头。

不是说好不以斩获首级多少论军功,为什么他们还在砍人头?

戚家军显然被耍了。

战后评功,功劳簿清一色的辽东系出身,因为没有人头,连戚家军的攻城首功都没被承认。

戚家军一些将军没忍住,当初飙了脏话:「李如松,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干的是人事吗?兄弟们流血牺牲,你却在背后翻云覆雨!」

此时戚继光已死,戚家军没有靠山,战后只能灰熘熘回国。

得罪上司是危险的,然而戚家军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李如松发了狠,决心整人整到底。

当时明朝大头兵的年军饷是十八两白银,这个很高,相当于当时五六个家庭的年收入。

所以那时候当兵可没什么崇高理想,都是拿命换钱。

当初为了激励戚家军入朝参战,李如松曾经答应把饷银升双倍,再加上各种补助,涨到了四十三两。

戚家军返回蓟镇,也就是现在qhd附近,继续驻防,左等右等也不发军饷。

大家慢慢回过味儿来了,这是有人打算拖欠农民工工资,那还了得。

于是几个大头兵就开始花式讨薪。

然而还没等他们的花活玩够,早就等着收拾他们的辽东军突然动手,将戚家军围起来全歼了。」

「我去,这也太缺德了,当时朝廷居然允许这么干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