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死无对证

作者:眀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是他的老师。立储后,游肇一直兼任东宫属宫,太子太傅。堪称元恪心腹中的心腹……

脾性也不是一般的刚:高肇权势最盛之时曾想让他改名,被游肇怼了回去:某之名“肇”乃先帝所赐,若想改之,除非先帝赐旨。

意思是有本事你让孝文皇帝活过来……

元暐终时没忍住,满含怨岔的问道:“敢问寺卿,佐官、吏员之言虽无异常,但某与长孙司马几番指证,寺卿为何就不采信?”

游肇袖子一甩:“你二人皆是臆测,不足为信!”

你那是指证么,分明是胡扯。

竟称李承志会施妖法,定是隔空纵的火?

人家当时已然入宫,候在式乾殿外,与起火之处足足隔着好几里……

连游肇都如此说法,皇帝能怎么办?

确如李承志所说,那册子在他手里好好的,为何刚到长孙恭与元暐手中,就突然着了起来?

且还是他二人强索走的,并非李承志硬塞给他们的……

只能怪李承志设计的太巧妙、这两个也太心急,且运气不好……

皇帝沉吟一阵,又指着长孙恭与元暇:“可曾听清寺卿所言?”

这两个猛的一震,满眼都是不可思议。

意思是只能当无意失火处置……

“陛下,臣冤枉!”

元暐“咚”的跪了下来,厉声道,“此计定非李承志一人可为之,只要将他那十数仆从缉来,定能逼问出端倪……”

皇帝也不应,只是细细观察着李承志的神色。见他只是隐隐冷笑,却不见有何惶急,元恪便知,李承志真不怕这个。

除上他自己,就李亮知道些底细,李承志有何可担心的?

若只是一顿拷打就能逼得李亮就范,李承志怎敢将他召入京城?

皇帝又转过头看着游肇:“卿以为如何?”

游肇拱拱手:“秉陛下:酷刑之下,何求不得?”

意思是严刑逼问出的口供不足为信,且今日之事,也用不着这般劳师动众……

皇帝突的扯了扯嘴角,若有深意的扫了游肇两眼。

元渊也有些懵。

若说方才游肇是秉公直言,这一句,就明显有些给李承志拉偏架的意味了。

不应该啊?

游肇虽不似于忠那般,与高肇水火不容,但二人之间的仇怨也不小。从这一点论,他也不该向着李承志才对?

李承志也有些想不通,也就皇帝猜到了一些。

一是李承志素有文名,且志向高远,意坚似铁。游肇爱乌及屋,自是将他当做了同类。

二是,游氏世居任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魏氏世居巨鹿(今邢台市巨鹿县),两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