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点端倪来。
但这样老狐狸一旦板起脸,跟死人的没什么区别……
李承志也懒的狡辩,因为他确实存了私心:朝廷若真是因自己的建议而扬短避长,弃骑练步,他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而公允论,这些天对麾下确实压的有些狠,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
皇帝还算英明,没有偏听偏信。大致意思就是:既然别人不服气,那就拿出真本事让人信服!
但他怀疑,好像是皇帝嫌不过瘾,所以才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元士维的请求……
李承志抬头往金墉城上看了看,明显可见城楼上的人比往常多了些。除了兵卒,好像还有几个太监。
他心中一动:元恪莫不是早就派了人立在城头,盯着校场内的一动一静吧?不然这口谕为何来的如此及时?
心里猜疑着,李承志又应道:“陛下有谕,臣自当遵从,请教寺卿,该如何比过?”
刘腾随口回道:“陛下并未示下,某也不知。既是元士维等人所参,你自当与其商定……”
李承志又转了转眼珠:“若是有了胜负,又该如何?”
“若你输了,陛下自会斟酌,是否撤了你个虎贲将。若你胜了,自是该如何就如何:
该行你的法令就行你的法令,该肃你的军纪就肃你的军纪……若是你得置不公,赏罚不明,自有元渊这个中郎将惩戒予你……”
听着也算中肯?
李承志抱了抱拳:“谢过寺卿解惑!”
“等等!”
见李承志要走,刘腾叫住了他。眼神微微乱瞟,好似有些不自然,“稍时比阵时,将军阵往城下挪近些……”
李承志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本能的就要往金墉城上看,猛听刘腾低喝道:“乱瞅什么?莫要声张……”
我就说这圣谕怎就来的如此之巧?
原来是怕我将这些兵打残了,一时半刻再给我寻不出合适的对手来?
原是真是你没看过瘾?
你可是皇帝,怎就这般闲?
“下官明白了……”
回了一句,李承志转身朝元渊走去。心里急的要死,却还不敢多露声色。
“元士维等人联名弹劾下官,称今日演战有避难趋易之嫌,陛下令下官重新与之比过……故请中郎示下……”
说话的同时,李承志又是扯嘴角,又是挤眼睛,不停的给元渊暗示着:皇帝就在金墉城上……
本以为元渊必会变色,但其先是愣了一下,而后微叹一声,又露出了几丝无奈。
这分明就是看懂了,但你就不惊奇一下的吗,却叹什么气?
不理李承志满脸错愕,元渊回头,神色淡然的看着元士维:“你想怎么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