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零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作者:眀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几盏油灯。

这一打岔,即便心中再是猜疑,高猛也不敢问了……

……

今年的天凉的格外的早,皇城外的栗米都未收尽,先迎来了第一场雪。

雨水夹着雪粒足足下了两日,直到禾田中积了大半块的水,天才见晴。

割是别想了,农户就只能踩着及膝深的泥汤用手拔。

城外抢收栗米的农夫干的热火朝天,城上欢庆的兵卒也敲的锣鼓震天。

但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你乐你的,我干我的,两者泾渭分明,格格不入。

在城下恭迎捷报的太常官吏端详良久,百思不得其解:“如此大胜,本是该普天同庆,但这愚民为何皆是充耳不闻,各行其事?”

城门司马目露讥讽,险些“嗤”的笑出声。

不食人间烟火,不知民间饥苦,说的就是这一类的官吧?

“民以食为天。农夫只知栗若烂在田里,一家老小便会挨饿,便是饿死人也有可能。故而莫说大胜,便是这皇城失了火,他也只会收他的田……”

官吏横了司马一眼,似是怪他口无遮拦,连“皇城失火”这种话都敢说。

稍一顿,官吏又问道:“但为何上次关中大胜,京中却是万人空巷,奔走欢呼?”

城门司马哈哈大笑:“刘散员(官名),莫不是忘了上次大胜,凡京籍之民皆有赏赐。而此次,只是诏令太常于厨会之日予民演乐?”

官吏的脸皮不由的红了红。

他每日醉心于礼乐,哪知朝廷是否赏赐予民?

被城门司马一番讥讽,刘散员才后知后觉:莫说黎民百姓,便是官吏,予此次北镇之大胜,都颇有些安之若素,泰然处之,好似天生就该胜一般。

委实是关中大捷匪夷所思,太过振奋人心,消耗了大多数人热情。就如猛吃了一顿山珍海味,不久之后再吃肉,就有些索然无味了。

就是可惜了李国公。

触景生情,刘散员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李承志。凝目望西瞅了瞅。

只见树影婆娑,无数的黄叶随风起舞。隐约之中,可见坟丘林立,草木枯黄。

一幢府宅孤零零的坐落于丘野之中,似是又被世人遗忘,颇有几分兴味萧然之意。

也就只有李国公这等胸襟,遭此天大的不公后还能宠辱不惊,自得其乐吧?

心中感慨,刘散员默念起了李承志新作不久的一首诗,越念越觉的意境不凡:

少年颇好道,荣归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被杨散员佩服的不要不要的李承志,如今正倚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