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归来

作者:眀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上的图案,以及令兵举旗、挥旗时的方向、动作、速度。

更有的时候,要将这几点结合起来看。

虽然复杂了一些,培训旗令兵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但比临战时派快马传报靠谱的多,至少时间上快了一倍都不止。

当然,相应的,对兵将的要求高了不止一筹,对旗令兵的选拔更是严之又严:不但要识字,还必须是李氏子弟。

李承志专门编了一本《旗鼓令典》,怕外泄,他没往下发。但每天晚上他都会亲自给各旅帅、骑兵队主、担任步兵队主的李氏子弟及旗令兵授课。

然后便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旗令兵还好,因为李家本就有族学,大部分的家臣子弟都识字,再加年轻脑子快,学起来不算太吃力。

但军将队主就没办法挑了,肯定是要以经验为主,而且李承志用甲换来的那些外姓兵头,大都是穷苦出身,许多连自个的名字都不会写。

结果一众军头被折磨的欲仙欲死。

特别是李时和李丰,一听考试,就恨不得跪下来给李承志磕头。

前者是记性太差,转头就忘,后者是纯粹不识字。

也就十来天的光景,两个人当月的禄米被扣了快一半不说,光是挨的鞭子,加起来都快上百了……

……

“校尉,稍等一等吧,最多一刻,军阵就会散去,到时便能进营了!”

胡保宗回头一看,竟是李松不知什么时候到了他的身后。

他又惊又疑的朝校场一指:“哪来这么多兵?”

“八成又打仗了,还是大仗!”

李松怅然一叹,往就近的辎重营一指:“不然哪来这般多的骡马?”

胡保宗顺声一看,像是十几个李家的老弱,还有十几个僧丁,正赶着一大群驴骡驽马出了劳寨,像是要去山脚下放牧。

看骡马的数量,至少有一千余匹。

农户最喜养牛,接下来才是驴骡驽马。朝那全县的加起来,可能也就这么多。而且现在正值春耕,怎可能全赶到军营来?

这如果不是打仗后的缴获,还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胡保宗气的浑身直颤,咬牙狂骂:“好你个混帐忘八,为何爷爷一走你就打仗?”

李松瞪了他一眼:有本事走近些再喊啊?

他怒倒是不怒,就是有些郁闷。

这分明是大胜,而且很可能还是上万人的大战,自己竟然连毛都没捞到一根?

郁闷之余,他更是惊讶。

这般多的骡马,甚至还俘获了数百精骑,这绝对是贼军精锐。

郎君是怎么胜的?

……

点卯的程序并不复杂,李承志基本上是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