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家人

作者:眀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心里感叹着,郭存信脸上半点都不显露,低声宽慰道:“放心,没到那一步……我们是怕姐夫还有执念,逼着承志走上这条路……”

我们?

“还有谁?”郭玉枝双眼死死的盯着郭存信。

“是二兄……承志受他襄助良多……”郭存信沉吟了一下,又说道,“所以承志有意娶大兄之女京墨为妾……”

儿子竟然连自己的婚事都定下来了?

还好只是妾……

郭玉枝心乱如麻,看着已至身侧的李承志,眼中又泛起了泪花。

“放心,你姐夫不会的……”

被圈了七八年,李始贤的心气都被磨光了。

再加妻妾儿女孙辈这么一大家子,李始贤又怎可能不顾及?

她低声一应,悄悄抹了一把泪,脸上一笑,又攀住了李承志的手臂:“你父必是等急了,先去祠堂上柱香……”

看二人这般模样,李承志已猜了个七七八八。

他微微一叹,低声说道:“害母亲担心了……你尽管放心,我心里有分寸……”

看着沉着冷静,好竟比李始贤还着沉稳的李承志,郭玉枝心里的慌乱顿时去了个七七八八,笑中带泪,重重的点了一下头:“嗯……”

……

李氏祠堂不大,但该有的一样都不少。

最上面,摆的便是始祖李恂的牌位。

而不管是李松,还是郭存信,都不止一次说起过,李承志该知道的早已了然于心。

祖先已不可考,但有记载时,李恂的祖辈就已世居安定祖居县,以《韩诗》(诗经)传家,多出大儒,皆开坛讲学,后代及子弟为官入仕者不少。

而那时,李氏便是名符其实的书香门弟,鸿儒之家……

至光武帝时,李恂自颖川郡功曹起家,历任凉州从事,侍御史,持节幽州令(钦差),兖州刺史等官职。

后因与大将军窦宪,也就是“燕然靳石”的那位不合,受其构陷,贬为张掖太守,最后被罢官。

数年后复起,迁为西域督使,使持节坐镇西域,年六十时又被贬职,罢官。

之后便隐居乡里,结舍讲学,一直活到了九十六……

从那以后,祖居李氏起起浮浮,辉煌过也没落过,但传承却一直未曾断绝。

包括李其转文为武,以军功入仕,虽已不再讲学,但其文学素养真的不低。

所以别看李氏族人个个五大三粗,大多数都长的跟野兽似的,但识字的真心不少。

李承志刚穿越时,庄子里随处都可见背书吟诗的稚童,聪慧一些的,做出的诗竟然已是像模像样。

像李丰、李时那种是特例,定愿挨打都不原就学的真的是少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