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作者:眀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还摆着一些零零碎碎,有字帖,有书信,有盔甲,有刀枪,竟还有一件丝衣……

看到达奚,奚康生放下手书,又沉吟道:“难不成,这世人真有神授之人?”

达奚眼神微微一动,往那封手书上瞄了一眼。

其上盖有大印,应是一封军令,但那字……说是狗爬都算是夸赞。

歪歪扭扭不说,十个字里有一半,不是缺脚就是缺手,连自己四岁的幼子都写的比这个好看。

不用猜也知道,这是李承志早期的亲笔手书。

而刘慧真栽脏给李承志的那两封造反的檄文,就是依照类似的手书临摹出来的。

也早已被从父身边的文书和记室识破,那檄文并非李承志手书。

而奚康生在意的也并不是这个。想也能知道,那是让刘慧真狗急跳墙,构陷李承志的……

他惊奇的是李承志的成长速度。

先看李承志前前后后的笔迹:初时就如刚刚启蒙的稚子,别说写的难看,竟连字记都没记全?

但时间稍长,那字就如脱胎换骨一般,越写越工整,越写越好看,至最后,竟已有了些独具一格的风骨,虽不敢说是“大家”,但绝对能被称一声“好字”!

而这从前到后,也就两月而已……

再看那诗,初时写的是这样的:莲上一蛤蟆,一戳一蹦跶……

远看陇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陇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还有: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天神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这都是什么狗屁玩意,这也能叫诗?

但两月之后,李承志竟能写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等等令人震耳发聩、心惊神摇的传世之作?

奚康生以为,便是李承志的外祖,被赞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郭成,怕也是作不出来的。

换成李承志的祖父李其倒有几分可能。

倒不是说李其的才学要比郭成的高,而是祖居李氏以《韩诗》传家,术业有专攻……

至于李始贤……呵呵呵……

除了字与诗,还有张敬之与杨舒的书信中也多次提到过:李承志有如灵智初开,初时什么都不懂,但稍一研习,便能一日千里……

而最让他们惊叹的,便是李承志的军事天赋。

初时连行军摆阵都不懂,但不足一月,便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创出的新阵、新战术,就能让人拍案叫绝。

其余不论,只说空心阵,连奚康生见了都暗暗心惊。

还有那斥候探报之法、行军传讯之术,皆是能前人所不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