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习俗起自春秋,但到唐代时才形成了定例。朝会下的早,那就管朝食,朝会下的晚,那就管午食。
但不管管的哪一顿,在大多数的朝代,大多数的年代里,一般都是申时,也就是三点左右就下衙,所以一场会,再加这一顿饭,少则半日,多则大半日,甚至是一整天,就这么混过去了。
而且假期还贼多。
自汉以来,各朝各代基本都延续的是五日一沐,也就是上四天班就能休一天,一月大致有六天假期。
包括南朝和北魏。
除此外,大致到元旦、元宵、清明、四季至日等节时都会放假,至于是一天还是三天,南北朝不等。
剩下的假期,两朝也有出入:比如现阶段的元魏,老子诞辰和佛祖诞辰都会放假一天,但南梁却只放佛祖的那一天。
因为梁帝只信佛。
而到了元恪的生辰,及其生母和孝文帝的诞辰时,元魏也会各放假一天,但南梁就不会,只放萧衍生辰那一天。
只因萧衍是开国皇帝,他的父母都只是追赠的……
李承志算了算,若是休实了,元魏朝的官吏一年差不多能休近九十天,快要赶的上待官吏最为优容的宋朝了。
而且还不用像晋以前一样,不到沐休的时候,就不能离衙,必须住到官衙里,更不需“夜值”,只需“轮值”。
只要三点一到一下班,该回家抱婆娘抱婆娘,该逛青楼逛楼,该听曲听曲,该喝酒喝酒,管都没人管你……
这么一想,这官当起来其实还是挺舒服的……
按元魏惯例,原本是五日一议的,但泾州正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之时,自然不能照搬旧例。
所以奚康生入城后,不但将五日一议改成了每日晨议,更是将一衙的时间从辰时初(早七点),改到了卯时正(早六点),改成了真正的“点卯”。
而且将下衙的时间,也由申时正(下午三点)改到了戌时初(晚上七点),等于不但提前了一小时,还推后了四个小时。
甚至还把官员五日一沐的假期都给取消了。
至于加班费……想什么好事呢?
那些三五成群,小声嘀咕的官员,大都说的是这个。
李承志无官无职,只是空有个“都尉”名头,自然站在最后面。
他正靠着一根柱子眯着神,一边听着就近的官吏在那里骂着刘慧汪,偶尔还会蹦出几句抱怨奚康生的话。
便是皇帝都有人骂,所以李承志一点都不稀奇,只当解闷了。
听着听着,察觉身边的声音猛的一小,好似是有人来了,李承志睁开眼皮,看到达纱正哭丧着一张脸,从堂外走来。
挨骂了?
李承志狐疑着,达奚快步的凑到他的身边,又急又心疼的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