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粮从哪里来

作者:眀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敦煌镇,一是用来防御西域的高车部落和大漠的匈奴,二则是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

自孝文帝起,东自洛阳,西至敦煌,各州均设有萨保府,也就是专们为西域胡商建立的官衙。

就如僧官体系的昭玄寺一般,胡商头领,也就是萨保,都有官职在身。

到了隋、唐、乃至宋朝,僧官体系虽然消失了,但萨保府的官僚体系却沿承了下去,直到蒙古人打穿亚洲之后才消失。

这几朝间,一边经商,一边做着中原朝廷大官的胡商头目比比皆是。

特别是唐朝,有的官拜大都护(专门管理新疆的官,二品以上)、有的官拜一州刺史,至于被封为城主,被朝廷在河西和新疆赐有一城之巨的粟特人,其例不胜枚举。

所以各个朝代,都是出奇的一致:几乎将胡商优容到了极致。

如此一来,肯定就免不了官商勾结,自然就没有这些胡商不敢贩运的东西。

不止一朝,曾用这样的话形容过胡商:善商贾,好利,利所在无不至……

除了用体积小、容易携带的珠宝、玉石、铜、银、锡等工艺品来收中原汉人的智商税之外,胡商最喜欢干的就是走私贩卖汉人女子和孩子。

一半来自胡商买通各州、郡、县主官,或是各军镇镇将,将因罪入监,及因罪充军的家眷偷出去。

剩下的一半,则是诱骗、抢夺。

若是繁盛之地,用的则是类似于拍花子的手段:趁单身或无男丁陪护的妇人小孩进入胡商的店铺挑选货物之时,敲晕带走。

也别说北魏,也别说平民了,便是盛如唐朝,长安城内时不时就会发生官吏家眷被胡商掠走的案件,且屡禁不止。

若是偏远的郡县,就更好办了。

行商往西的途中,胡商最爱干的就是扮成胡匪掠劫村庄,动不动还会打下一两座县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最后,这些女人和孩子全被胡商运到西域、西亚、以及中东,卖给西域各胡国,用来增加丁口。

小孩还好一点,那些女子下场比充为营妓还要不如……

所以对于这些胡商,李承志半点好感都欠奉。若不是怕招来朝廷的注意,他早让李松在表氏县城下收买路钱了。

迟早都会教这些粟特人怎么做人,但肯定不是现在……

朝廷如此优待胡商,所以让李松想办法抓几个粟特人,或是买通一只粟特人的商队,跑到关中卖些粮食回来还是没问题的。

或者,更直接一点……

李承志稍一沉吟:“也可以组建马车驼队,向西绕到伊吾(哈密),直接和西域胡商通商……”

连人口都敢贩卖,对这些胡商来说,贩运些粮食当然是小意思。

只要有钱赚,这些胡商连亲娘都敢卖,才不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