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为臣,早就默契到不能再默契。刘芳心里一动,顿时就明白崔光想要干什了。
老头嘴角一勾,笑咪咪的道:“想必你也看到:太常诸丞官吏,太学、国子监、四门小学等博士生员尽聚于太历,人数何止上百?
若你真有腹案,就早些拿出来。既能为国分忧,又能免诸僚诸多辛苦,陛下也定有嘉奖。
但朝廷自有法度在,休沐数月就莫妄想了,不过老夫可准你胡混一旬,但早要点卯,晚要点退……”
崔光又冷哼道:“若是老夫,一旬都嫌多。但我等也非不讲理之人,你若想逍遥,就拿出些真本事来……就如那百钱百鸡的解法,你要能呈上来,老夫与伯文准你胡混一月又何妨?”
李承志一阵气苦,脸都快绿了。
他哪还看不出这俩老头在唱双簧?
一旬也才是十天,能够干什么的?
冰也就才卖了个零头……
也和什么朝廷法度无关,以刘芳崔光的身份地位,让自己一天衙都不用上,连吃一年的空饷都没问题。
这俩老头显然已猜到自己懂的定然不止这么一些,虽求才若渴,可又怕自己耍滑头,所以才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的来挤兑自己了。
若说拒绝……那不可能。
李承志恨不得全大魏的官都来学数学。也不是说文科不重要,而是如今的两科已严重失衡,导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几乎停滞。
看看,有几个读书人愿意学医,又有几个人愿意当历官就知道了……
这俩位一心为公,又无恶意,李承志还不致于抱怨。他就是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好像玩不过这俩老头。
李承志深感无力,觉的不放大招是不行了。他想了想,又猛一咬牙:“若下官能将歆率(圆周率)推到‘忽’呢。”
所谓的忽是以圆径一万万丈(一亿)为一丈而言,丈之后的单位可视做小数点之后的位数,分别是:尺、寸、分、厘、毫、秒、忽。“忽”则是第七位……
公孙崇严重怀疑李承志是不是在说大话,斜着眼睛问道:“果真?”
推算歆率的前人千千万,但算准的却少之又少。
商朝时算到了“3”,西汉刘歆算到了“”,也以此而命名。东汉张衡算到了“”,但都不怎么准。
直到曹魏时的刘徽算到“”,经过一百多年的验算求证才被认可,也才算是解决了南北朝天文学家、数学家,乃至礼官、工匠的大难题。
崔光于刘芳却是脸色一板,齐齐肃声问道:“当真?”
李承志性大虽狷狂一些,但自成名以为,还未听说他食过言……
不怪这两个人激动,主要是圆周率的作用太大:
以古人的认知而言:天上的太阳、月亮、五行、甚至包括银河、宇宙全都在围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