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袁白的目的

作者:旅行的土拨鼠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根本不存在,让黎庶黔首读书识字,不代表要让他们所有人都做官。”

嬴政和殿内众臣看着袁白,静静听他讲。

如果是正常的历史世界,袁白是个正常的普通人,绝不会这样讲、这样做,敢这么说,那是在找死,但这里不是正常的历史世界,他也不是正常的人。

“就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兵,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官。让黎庶黔首读书识字、开启民智,是为产生更多人才,但不是让他们都去做官。当然,黎庶黔首读书识字后,肯定会有很多人想当官,这就需要选拔、调控!”

“所谓‘选拔’,是指对他们进行考查,择其中优者而为官;所谓‘调控’,则是想办法让一些人不去做官,而去做别的事,如种田、织衣、参军。”

那大臣追问道:“有办法可让人不想做官?”

袁白道:“自然是有,如种田织衣者,官府可适当减其税赋或给予财物奖赏,只要让他们看到有好处可得,不逊于做官,种田织衣者岂会有少?”

那大臣又问:“那些黔首每日辛勤劳作,方能供给大秦所需,养我大秦之军,袁先生让其等学文识字,必分薄其力,所种之粮、所织之布定会减少,先生如何解决?”

这的确是个问题,大秦的军队这么强,自然需要有足够的百姓种田织布,供应后勤,如果按袁白所说让百姓们读书识字,肯定会分薄百姓们的精力,进而影响粮食和布匹的生产。

而粮食布匹生产被影响,大秦又如何供养军队?

这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生产力低下,百姓必须在土地上从事生产,而无法去做其他的事,毕竟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能去做什么?

这个问题,若放在正常的封建古代世界,很不好解决,但这世界嘛,却不是那么难。

袁白道:“一、让黎庶黔首读书识字,非一日之功,也非立刻便要去做,得步步为进;二、须得诸子百家相助,如农家,让其研究更高产、更适宜种植的作物,如公输家和墨家,这两家通机关之术,可让其研造纺得更快、织得更好的织机。”

秦时世界可非正常古代世界,连玉米、高跟鞋、丝袜都有,搞出个杂交水稻、高产土豆、自动织布机啥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能将人从土地中逐渐解放出来,其他的都将不事儿。

听到袁白的解决方法,嬴政和诸多大臣心里细细一想,发觉还真不是不能做到。

这时,又一大臣出列,向袁白一礼:“在下熊迪,有问想向先生请教!”

熊迪?

楚国王族便为芈姓、熊氏。

这位和昌平君一样是楚国人?

袁白道:“请问!”

熊迪问道:“先生言要让天下黔首学文识字,此想法自是极好,但天下间的经文子集要么在王公贵族之家,要么在诸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