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秦国之兵就会趁虚而入。
列国之交本就重利轻义,有的时候确实不可以用常理度之,就算是父子兄弟又能如何?
既然子节兄已带兵去了龙城,本王也就放心了,这一切军务还是由叔父料理吧。
你看本王现在这些时日也是弄得焦头烂额的,实在有些心烦意乱,幸得有叔父帮忙打理,若不然楚国此劫还真是难度了。”
楚王其实心里明白,司马子节的一万兵甲其实早就出了城,这一切楚王十分清楚,而且也有回报,并非随意猜测。
只是司马子节的这一万兵甲,并不会直接去龙城,而是伺机回楚都,而所有的时机都在白公胜身上。
司马子节的时机必须等白公胜反叛事实俱在,造成既定的楚都内乱之后,他才会打着勤王之师回楚都,以清剿白公胜。
而且楚王也知道,楚都此时除了他的二千护卫之外,楚都城中世族权贵每家每户也都在增加护院兵甲,而子西府的门客以及收买的江湖杀手也不可小瞧。
这些人都在等着白公胜反叛,只有这样才能借刀杀人,除掉他自己,而司马子节及子西也才能趁势夺得楚王之位。
也正因此,所以子西对此次北上主帅之选并无异议,就是因为他们还有其它歧途。
若是子西与左司马子节对楚都没有奢念,那么此次三面受敌,正是司马子节立功大好机会,将来司马子节可以顺势做上楚国令尹之位,子西与子节是不会放过了。
当时王禅离开之时,就曾预言,那时王禅是怕楚王不相信子西与子节会造反,就以主帅人选来判断子西与子节的意图。
若子西与子节对此次主帅人选并不在意,那以说明他们有造反夺位之心,不会在意主帅为谁,甚至会故意避嫌。
若是对主帅力争由司马子节担任,那以说明子西、子节只是想贪功念权而已。
那么王禅必然会有其它应对之策,以解白公胜反叛之事。
此时的楚王与子西,虽然是叔侄一起聊天,却也是貌合神离,都在试探对方。
子西想知道楚王有无防备,而楚王想验证子西是否会如王禅预测的一样。
“老臣也年老体衰,实不能为王上分忧,心里有愧,此时楚都护卫薄弱,还望王上保重身体。
听说太后也回了越国娘家,不知此事又是何故?”
“叔父,至于母后之事,本王也不甚清楚,只知道他此次是要回越国祭奠越国先王,也就是本王的外祖父,到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越王勾践派了使臣,亲自来接母后回越,本王虽然是楚国之君,对于母后娘家之事,却也不好过问。”
子西一听,脸上微微一动道:“原来如此,这到也让人放心了。
我以为此时晋、秦、吴增兵于我楚国边境,而越国也是想趁此机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