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亲自娶了孟赢。
接下来一年之后,孟赢也是十分争气,昭王顺利出世。
此时平王对幼子的喜爱已胜过对任何一个王族公子,而孟赢作为昭王之母,当然愿意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了,这样他不仅已经享受站楚国王后的尊宠,而且将来也可以享受太后的尊宠,所以未过几年平王就直接废了子建的太子之位。
而为保证子建将来不会危及小太子,所以对子建进行了驱逐,也并非罪罚。
太子建知道在楚国已无立身之地,这才远遁郑卫。
而子西呢,忙活了半天,什么也未捞到,而且就算太子建离开了楚国之后,也未受重用。
相反的是,一直游手好闲,胸无大志的子基,却还迎来的好事。
平王竟然把楚国本土的另一个七色美人,幺妹许给了子基,也就是他的三弟。
这让子基大喜过望,慢慢的也进入朝堂为平王分担国事。
而子西身为平王第二个儿子,却并不受平王喜欢,相反因为子建的事,平王一直把心中的怒气发在暗中挑拔关系的子西身上。
这一切让子西恼怒成羞,慢慢对于平王也动了杀机,他觉得平王一直对他不公平。
可他不知道,兄弟反目,背后构陷子建,这已经是违背了平王的原则,平王虽然没有多少本事,可却十分忌讳兄弟相争。
就如同他与子常,一个是楚王,一个是令尹,共同为楚国而谋,共享楚国权势,两人配合密切,也是相安无事。
子西的所有言行当然让平王感到不安,所以重用了看似游手好闲的子基,就是想为昭王,当时的小太子建立一些根基,以对抗牵制将来野心勃勃的子西。
子西知道若他的父王一直把持,那么将来他不会再有出头之日,甚至有生命之忧,而当时昭王尚年少,就算是昭王上位,也比平王当政有利,也才会再有机会。
所以子西为求实现心里的野心,还是对平王下了手,他借机会把神仙惧下在了平王喜欢的葡萄酒中,而平王因为过度的阳极,与年岁不相平衡,最后像是过劳而死。
只是在死之前,平王依然不信任于子西,试探子西,想把王位传与子西。
可当子西有机会之时,他还是犹疑了。
因为他知道,平王一死,掌大权的是子常与费无极,并不是他,而两人却与他貌合神离,知道他的野心,而且昭王是秦哀公的外孙,本来就注定是要当楚王的,他如果这个时候显示出想当楚王之心,那必然会遭到清除。
而这也是平王临死前的心意,他不想让任何一个他的儿子子西、子基、子闾对楚王之位有此奢念,若是有些想法,那么在他死前必然会清除所有障碍,以保住昭王的之位。
所以子西还是隐忍了,故意推让了楚王之位,让昭王得以顺利继位,这也让他第一次真正的在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