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西心里知道子节的疑问,所以早就备好的答案,也让子节可以放心的问。
“此次白公胜夺下楚都,这并不是什么为难之事,若他不杀熊章,这又如何?
到时我以勤王之师入楚都,夺下楚都,可还得尊熊章为王,那么一切谋算就会凭白无功。
其二,此时楚国三面受敌,若侄儿一登楚王之位,就要面对如此困局,该如何解此楚国危局,还望叔父明示。”
子节也是一个野心之人,此时大事才有机会,就已经考虑到将来登上楚王之位之后的事,与白公胜其实一样,并不务实,想得有些过远了,不太实际。
可子西听在耳中,却十分满意,对子节这个儿子能有如此长远的谋算,心里欣慰无比。
“贤侄,老夫能告诉你的是,白公胜此次入楚都意在夺位,所以决不会容熊章存活,这只是其一。
其二,老夫早就考虑到这其中的变故,所以早下手为强,熊章的寿辰不过三日,这一点你可放心,白公胜想杀熊章也好,不想杀熊章也罢,这都由不得他了,这一笔帐,反正都会算在他的头上。
无论如何,只要白公胜一行动,让他夺取了王宫,你就可以按计划攻入楚都,其它的都不用考虑,老夫自然会配合于你,想来整个楚都官员百姓都会支持你讨伐叛逆。
至于晋国,何惧之有,晋国若敢入侵我楚国,老夫可亲自挂帅,也不会让晋国得逞。
而且叶公此人正直无私,他不管楚王为谁,但绝不会让其它列国占我楚国一分封地,凭叶公治城之方,领兵之能,以龙城之兵对抗晋国,实在绰绰有余,最少也可撑半年有余,而且此次还有新增五万兵甲,就更不用考虑了。
尚且此次领兵的是鬼谷王禅,天下间还少有能与之为敌之人,晋国没有,秦国也不会有。
至于吴国,此次出兵只是虚恍一枪,正中老夫之意。
吴国意在于越,而越国意在于吴。
将来之势无论吴与越谁胜谁负,我楚国都会有利。
联吴攻越亦可,联越攻吴亦可。
这此忧虑,并非忧虑,实不足贤侄惧之。
对于熊章,老夫并非只有一策,他的死活关键你我的成败,所以老夫做事从来不会没有准备。
若我预测不错,他也感觉到白公胜的威胁,所以他一直忧虑,而这种忧虑是因为他手中无兵可用。
只有二千护卫,此时已尽数交在老夫手中,说明他已有去意。
可他不知今夜老夫会再出奇招,大江之上,该是他的葬身之处。
就算不藏身大江,也熬不过三日,将来楚王之位,谁为统领,就看贤侄的本事了。”
“原来如此,叔父做事确实让小侄放心,有叔父此话,小侄当不负叔父之恩,将来楚国是我子节的,也是叔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