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时的公子光手握兵权,却又以练兵为由,只让庆忌带走一小部分兵甲。
而且当时王上通过楚国费无极,也预先让楚国知道庆忌太子的出兵。
所以庆忌太子虽然也懂兵法韬略,却一出兵就陷入苦战,纵然知道吴国有变,也无力回吴。
当时的要离就紧跟着庆忌太子,而我后来给要离的条件则是。
化武背信,至吴王被刺,而专诸已为吴王所用,成为庆忌的仇敌,让要离难与选择。
只要他能刺杀庆忌,那么最后若水选择的只有他要离一人,而这也是我能把若水托付于他的条件。”
伍子胥还是简单的把当年四兄弟为何被离间,以至于仇怨横生的原因说出。
可这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王禅知道里边也藏着许多细节,包括王上与楚国费无极的联络,自然与蹶由公子有关。
而要离最后为何刺杀了庆忌,却也自断一臂投江自尽,这里或许有要离不愿趁人之威之故,或许他本身也不愿刺杀庆忌。
只是这一切,伍子胥依然不想让他知道得太多,只让他知道一个大概。
“相国大人,想来能让专诸刺王僚,也仅是得吴王重用就可让其不顾生死,不顾兄弟情义作出刺杀行为的,这其中还有不少故事,并且与黑衣人也有关系。
想来黑衣人之所以支持于你刺杀王僚,此人肯定对王僚也有仇怨,若不然他能有什么好处呢?”
王禅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着事情的原因,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其实都有一些必然的原因。
就好比现今王后一样。
她本不愿嫁给吴王阖闾,后来之所以还是嫁给了吴王,就是想让当时的公子光当上吴王。
而这才能让夫概有机会继承王位。
而且她对姐姐淑惠的怨恨,也是始于那时。
再到淑惠挑拔王僚,背信于吴王,私立了太子庆忌,让王后的愿望不能实现。
所以淑敏王后才痛下杀手,欲置她的姐姐于死地。
直至吴王当位之后的一系列宫斗,都在为夫概登位做准备。
只是可惜一生的筹谋,却还是被王禅无意破坏,到头来落了一场空。
这世界从来也没有凭白无故的怨仇,也没有凭白无故的恩情,一切都有果必有因。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劝你不用费此心思。
那位高人之谋,怕你也解不了,老夫想了半辈子,也不知道这其中之故。”
王禅一听,却并不失落反而嘿嘿一笑道:“这世间万物,除了名利与权势,还有家仇国难之外。
男人的仇怨永远也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情’。
相国大人弄不明白,并非真的不明白,而是不敢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