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错,生与死虽然相通,却并不需相近,天地之间心有所想,人自随之,只是一具皮囊而已。
我观这位大哥之相,与我有缘,将来我们会是同门师兄,而你会是我的师弟,不知这位大哥信与不信。”
王禅也是开门见山,他少有一见人之面就观人之相,虽然于他而言并不为难,可他却并不想知道别人的将来与过去,这会让他觉得没有意思。
而此次却并不一样,而且所说的话也带着诱惑,让人欲知下文。
“鬼谷王禅,楚国灵童,天赐灵婴,确实让人意外,听闻你观人之术极灵,看起来我应该相信于你。
而且传闻你已通天地之道,而刚才你上此山时毫不费力,比鸟儿更轻盈灵活,也是借得天地阴阳两气之故,比之你两位徒弟实已是天壤之别,在下十分佩服。
在下在此修行数年,却并无建树,心里也是疑惑不止。
想来鬼谷先生刚才所说有些禅意,而先生开门见山定然是有的放矢,不若你先说出你的条件,看在下能否实现,才敢详询先生。”
此时男子已经停下伐柴,端视着王禅,对于一个苦修而不得其法之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得人指引,拜得名师,开悟天地之道。
“两位公主,那边有张石桌,不若就请两位公主先去泡些茶来,再把饭做好,待我们用完午饭,就下山而去,不可误是时机。”
王禅刚才还十分悠闲,可此时却说不能误了时机,到让两人疑惑,可两人也知王禅与这位陌生人有事相商,所以也不便就朝院子后面走去。
这里有几间偏房,却不似乎普通山野茅房,搭建得十分精致,而且一看就知道客堂,卧房,书房、厨房所在。
看起来此人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只是悟性极高,想来此悟解天地之道。
“好说,一年半之后,会有一个朋友来此,我希望师弟能帮忙照看几日,其它并无他求。“
“好说,好说,若说要在此天柱峰中保护一个人,想来并不是难事。”
男子也是十分爽快,对于王禅的要求,他觉得十分容易。
“不知师弟姓名,师兄知晓才好为师弟谋上一卜。”
“在下尹喜。”
王禅一听,略掐指一算。
脸上还真是笑意盈盈。
“隐而有喜,所以师弟就隐在此山之中,此山相传为仙合神山,远古之时曾有人在此得道,只是修行之法,大隐得大隐,而小隐得小喜。
大隐于市,小隐于山。
师弟将来会有一段仕途,也正因此段仕途才能得见圣人。
五年后圣人西行,自会行经秦之函谷关,若师弟虚心求道,想来自然是大喜之召,合了大隐而大喜之说。
若你能得圣人指引,再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