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领潮流的!
在前方靠近“钟琴”的区域,是专门留给京大、答辩教授们,以及各路评审专家的。
两个咸鱼老师,此时此刻也坐在这里,他们身边,是许多搞声学的同行,虽然大家这次算是竞争对手,但毕竟这个学科很小,平日里参加各种会议,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早就已经熟悉了。
在这堪称完美的钟声响起的一瞬间,他就听到身边,一连串的惊呼响起来。
“怎么可能?什么情况?”
“假的吧!”
“是不是扩音器的合成音?”
“仔细听,钟在震动呢!”
外行听热闹,内行听门道,虽然这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绝对音感,更不要说像谷小白那么变态的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但是人类的耳朵,分辨“和谐与否”,是一种本能。一个声音,入耳的一瞬间就足以听出来。
对普通人来说,这和谐悦耳的声音,入耳只是让人觉得好听,但对他们搞声学的人来说,却瞬间想到了无数的内容。
是的,正如他们之前向无数人强调的一样,这“钟鼓之琴”的机械设计不难,加工制造也不难,只要有钱就行!
难的是什么?
难的是调音!
人的耳朵,有时候驽钝到分不清两个音的高与低。
但它有时候却敏锐到,比任何的仪器更能分辨音色的好坏。
入耳即知!
实在是太明显了!
在坐区的侧后方,段桂新哗一声站起来了。
什么情况?
这种调音?
谷小白他完成了?
“不可能……不可能,只是一个钟而已……”
调好一口钟不难,难的是,把整个架子上,57个铜钟的调音,而且其中有过半是一钟双音的调音!
就算这一个调的再完美,剩下还有56口钟!
每一口钟的音色都完美还在其次,关键是所有的钟都要音准,要在调上!
钟又不像是钢琴一样,可以通过紧或者松弦来调整,必须一步到位!
谷小白他设计这个钟鼓之琴,才多长时间?总不能所有的钟都能一步到位,像这种完美程度的调音,怕不是要铸造几十个,才能从里面挑出来一个能用的?
不可能,不可能的……
段桂新决定等,你总不能只弹这一个音。
只要你再弹下一个音,你就露馅了。
但是谷小白他偏偏没有接着弹下去。
在按下这个音之后,他就转回头来,看向了舞台下方。
这个甬钟的音高是c4,差不多是这钟鼓之琴音域的中央,而它的位置,也恰好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