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对视,心里有点小虚的王迪,面上却是淡淡的笑意。
“如此重要的政策,你不自己写,是找何人代的笔?你太过粗心大意了,就不怕消息泄露出去,引起……”
话语至此,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杀意的孙若微,没再往下继续说。
自家好大儿连刺皇杀驾这种事都遇到了,还能有啥事,是比这更危险的?
“是杨蜜,她能书会写。御驾亲征期间,她天天陪着孩儿,一步也未曾离开过…更何况她家里人都没了,能给谁透露消息去。”
听闻孙太后的问话,王迪心中顿时一松。
没有直接挑出这些强国之策有哪不对,反倒先关心起了保密问题,如此这般的话,搞定孙太后,应该不是很难。
当然了,王迪敢将这些拿出来,也已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提出论点,也就是强国之策,再结合历朝历代历年发生的真实案例,佐以各种圣人言论或是祖宗家法,以此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这种合理清晰的国家规划,对于他而言,还不如当初毕业论文的难度高呢。
再加上,经过杨蜜时不时的提醒剖析,王迪自觉,今日拿出来的这十条强国之策,应该是没有任何纰漏的。
在他看来,每一条强国之策,都关乎着每一位大明子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名与利。
无论是着眼于当下利益,还是从长远角度来看,于国于民,都是大有裨益的。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如此之多,近乎已经覆盖了大明朝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全面改革,会不会引起守旧派的抵触心理。
文武大臣们还好说,可以让他们为了利益而狗咬狗去。
王迪怕的是,在朝堂上还颇有影响力的孙太后,是否会打着为了大明朝安稳的借口,以此反对他的新政实施。
与她意见不统一,对于不得不很是孝顺的王迪而言,属实有点头疼!
“皇帝,你列出来的…沿长城一线设立三大总督、全面开海通商、重设南洋诸国宣慰司,官员俸禄翻倍、武勋考选大典、全国清丈土地、重新核查户数还有赋税改革这八条强国之策,是你定下来的五年计划?”
“你的意思是,五年之内,剩下两条强国之策暂时不动?”
又翻了翻纸张,再瞅了瞅上面的文字,短时间内,除了武勋受益太大这一点以外,暂时也想不出这些强国之策有何种疏漏的孙若微,忽然间……
想起某件事的她,精神头开始变得有点恍惚。
在自家好大儿御驾亲征期间,她曾梦到了先帝。
难道说,这些看似天衣无缝的强国之策,都是先帝托梦给孩子的?
“母后,《礼记·中庸》不是讲过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五年计划…如果顺利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