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例行巡视工坊

作者:北诸侯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还有天竺。

反正,不会少殖民地。

总结而言,西域诸国、草原、高句丽,属于大唐完成资本初始积累的献祭品。

等吃下他们,那个时候,大唐绝对具备远航地球的能力。

至于自己能不能看见那个时候,重要么?

李智云想的很清楚,他要做的就是让汉唐民族无限扩张,至于帝国能不能千秋万世?

这重要吗?

封建王朝哪有千秋万世的,骗鬼呢。

他要的就是一句话,凡山河所至,皆是唐土!

不论到时候帝国还在不在,无所谓啦,反正要打,那也是自己人死磕。

打烂了,肉也是烂在锅里。

最后吃肉的,肯定是汉唐人,这样就行了,足够了。

视察一圈回宫的时候,皇帝还带了一竹筒的干粮回去尝尝味道。

竹筒中的干粮是新型军用干粮,主材是芋头和咸肉。

芋头主要是用来收集淀粉,这种农作物产量还不低,亩产一千五百斤左右,上田能有两千多斤,精细加工之后,能得到一百多斤的精面。

生产过程还算中等意思,没有特别复杂。从收获芋头,到清洗、去丝、去皮、研磨、打浆,全都是各个部落的女奴或者是小孩在亲历亲为。

如研磨,芋头研磨主要靠擦,在粗糙的河边石头上手工摩擦,然后用清水冲洗,得到粗制的芋头淀粉。

粗加工之后,就是精细加工,用网筛来筛浆,反复几次,二次静置脱水,之后就放着等晒干,或者是自己烘干。

最后得到的淀粉,相当的精细,再去除大颗粒杂质,剩下的淀粉就可以压制包装。

淀粉和咸肉咸菜放在一起,用摊煎饼的方式,能够做成煎饼。口感在李智云看来肯定一般般,但是在没吃过这等精细食物的唐人眼中就是好东西。

更何况,它是补充体力的高能食品。

以后唐军远征,负责后勤的火头兵们就专门负责给他们摊煎饼,随处生火,一块铁板就能开搞,方便又美味,还管饱。

当然,李智云自己吃完后觉得口感一般般,可是和军粮相比,那绝对是人间美味。

要知道,当年李智云带兵打仗的时候,最缺粮的时候,甚至吃的食物里面还有稻壳、沙子、小石子。

稍微好一点,无非是咸菜配白饭。

别以为这个时代军粮多么好,实际上差得很。

不过话说回来,能吃上一口饱饭,那就算是成功了,要什么人间美食。

回长安的时候,李智云掀开车帘,看见百姓们推着粪车,满脸欢喜的回家。

眼下长安的大粪,那绝对算是宝贝。百姓们尝到施肥的甜头以后更是趋之若鹜,甚至还有人搞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