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还有差距。
控制器的问题在于,由于其」神经中枢」的地位和门槛相对较低,成熟机器人厂商一般自行开发控制器,以保证稳定性和维护技术体系。因此控制器的市场份额基本跟机器人本体一致,极少有外购这么一说。
当然,国际上也有keba、倍福、贝加莱这样提供控制器底层平台的厂商。
问题是,买别的人软件,想完美配套上自己的设备是非常难的,因为别人的软件不对你开放修改功能,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国内专业研发控制器的企业会比较艰难。
控制器研发对星海集团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
有沐阳这个挂比,更不是难题。
最后一个核心部件就是减速机。
减速机用来精确控制机器人动作,传输更大的力矩。
机器人减速机市场高度垄断,普及期国产减速机无法实现,全面进口替代。
它分为两种,安装在机座、大臂、肩膀等赖载位置的rv减速机和安装在小臂、腕部或手部等轻负载位置的谐波减速机。
rv减速机被岛国纳博特斯克垄断,谐波减速机岛国的哈默纳科占绝对优势。
谐波减速机结构相对简单,仅有三个基本零部件,加上哈默纳科的专利早已到期,国产谐波减速机跟国外相比差距不算大,星海集团研发谐波减速机也不是难题,主要得把握好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rv减速机核心难点在于基础工业和工艺。
rv减速机是纯机械的精密部件,材料、热处理工艺和高精度加工机床缺一不可。
我国在这几个方面长期落后,并非单靠某个企业所能解决。
要将200多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精度要求苛刻,零部件之间的公差匹配需要多年经验积累。
星海集团的金属3d增材设备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rv减速机的关键零部件,都是高精密锻件,比如齿轮,除了要求超高耐磨之外,还要求韧性,高温蠕变性能,寿命长、高强度,这是对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苛刻要求。
好在,星海集团已经具备轴承钢的制造工艺,生产制造一部分高强钢难度少了许多。
另外,要求机加工工艺精度非常高,比如要求齿隙小等。
也正是高精度要求,才能保证工业机器人的重复精度能达到5丝以内。
对星海集团来说,精度问题,能用设备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难度在于批量生产下,如何控制好成本。
在前期,星海
集团也可以外购减速机,等生产出自己的减速机之后,增加国产率。
像控制器,只能自己研发了。
所以,综上所有问题,星海集团生产研发工业机器人的最大难度就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