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霸气侧露的《讨武曌檄》……求订阅

作者:天下第一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王,道王让他说自己的才能,骆宾王耻于炫耀,再后来拜奉礼郎,又被贬到西域。没办法,骆宾王就做了李义军的幕僚,一做就做了十几年。”

“678年,骆宾王调到了长安做主簿,这个时候恰好是武则天当政。不过那个时候她还没有称帝,骆宾王时不时上书讽刺,然后他就被抓了起来。第二年,天下大赦,他被释放,于是他就想去从军,决心报效国家。在他前往幽燕一带的时候,他的友人来给他送行,于是他便写下了一首《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用了一个典。

典故出自荆轲刺秦。

当时的荆轲也是在易水的时候与燕丹分别。

陈凡稍稍讲了一下荆轲的故事。

虽然陈凡只是简单的讲了一下荆轲,但关于荆轲刺秦的故事仍是给一众听众带来无比的震撼。

而在荆轲刺秦之后,骆宾王这首《与易水送别》,却是更加突显出骆宾王满腔热血。

可以说。

这首诗哪怕就是初唐所写,但他的风骨亦不输于盛唐。

“好,好一个壮士发冲冠,喜欢骆宾王。”

“这才是真性情,为报效国家,不计个人前程,就是人太耿直了。”

“就是感觉这首诗歌有些悲愤。”

“肯定啊,我一心想报效国家,但却惨遭入狱,自然心情无比的苦闷。”

不过。

骆宾王的坎坷经历并不仅仅是这。

因感于报效朝廷无门,后来也时不时被贬,最终骆宾王弃官出游。

“684年,武则天称帝,李敬业出兵讨伐,闻骆宾王有才学,于是就将骆宾王招募进来,任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

说到这里,众人内心一凉:“杨炯是哥哥加入了讨伐武则天,结果杨烔受到了连累。卢照邻是没有对武则天怎么样,而是讽刺了一下武三思,也被下狱。现在好了,骆宾王更牛逼,直接讨伐起了武则天。”

武则天的经历此时陈凡早就讲过。

虽然武则天不同人有不同人的评价,但武则天能称帝,那可不是这么简单。

后期李敬业讨伐不是失败了吗?

显然。

李敬业都失败了,骆宾王还能有什么好的下场?

不过陈凡暂时没有解释,继续说道:“一般古代讨伐他人的时候,必需出师有名。于是,在讨伐武则天之时,李敬业就让骆宾王起草《讨武曌檄》……”

一边说,陈凡一边念起了这一篇《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