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魏晋风骨,《观沧海》……(求订阅)

作者:天下第一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什么时候,曹操这样的武夫也会做诗了?

“是啊,曹操不只会作诗,而且还是一位大诗人。”

陈凡点点头,说道:“年轻时候的曹操关心国家大事,也非常有志向。而当看到各路诸侯混战的局面,曹操写下了一首《蒿里行》。”

《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有一些像词牌名,当时是人们送葬时唱的挽歌。

蒿里的意思,就是死人所处的地方。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

其实说的就是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

他说的是:

“关东有一群义士,他们兴兵讨伐董卓。

他们最初说得很好,也讨论了各自的纲领。

可是他们内心却各有各的打算,相互观望,谁也不敢向前。

反倒是最后,还开始了自相残杀。

袁绍的弟弟袁术在淮南称帝,袁绍又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在北方。

因为战士们常年征战,盔甲没有时间脱下来,都长满了虮虱。

众多的百姓也因为战乱大批的死亡。

如果你可以来到这里,你可以看到,尸骨暴露在田野里没有人收领。

千里没有炊烟,听不到鸡鸣。

整个国家,100个老百姓能留下一个人,就已经很好了。”

“我草,这诗……听着很悲痛。”

“三国时代就是这样,一百年来打来打去,打得人都死光了。”

“所以为什么三国没有什么史料记载了,就是因为人都死了。”

三国时期虽然还没有出现像唐诗那样的辉煌。

但三国时期同样出现了一批拥有魏晋风骨之士。

曹操,就是魏晋风骨代表人物之一。

“也正是因为常年接触到这一些,心怀大志的曹操,他便立下决心,他要在有生之年,结束掉这样的战乱。而如何结束?不是靠仁义道德去约束大家,而是靠自己的武力。只有自己的实力强大了,并且将这一些诸侯打败,那么,天下就能太平,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虽然曹操确实是一位枭雄。

但不得不说。

他的志向比之任何一人都大。

“随后时间,董卓死去之后,曹操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还将黄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