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求订阅)

作者:天下第一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一位叫做张衡的科技狂魔。

见大家已经进入了状态,陈凡说道:“东汉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的提高,文化知识科技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时,有一位叫做张衡的人,他担任了东汉时期的太史令。这个太史令,就是掌管天文历法一类的官。这个官职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受人重视。但虽然如此,张衡对于天文数学这一块却非常有研究。”

“他曾经写过一部叫做《灵宪》的天文学知识,在这一部作品当中,张衡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蚀起因于地遮日光,月绕地行且有升降。他认为太阳运行的某些规律,正确解释了冬季夜长、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昼夜等时的起因。他还指出中原可以见到的星星有2500个,与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差不多。他经过对某些天体运转情况的观测,得出一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结论,与现代测地球绕日一周历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数值相差无几……”

当然。

这对于现代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很简单的知识。

甚至有一些小学生都知道。

但是。

当你知道认识到这一些的,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时,那你就不会这样说了。

“尼玛,这水平牛逼。”

“难怪中国古代一直领先世界,就这数学水平,完全吊打同时期其他所有国家。”

“嗯,光是对于太阳与月球的认识就足以领先他们了。毕竟,历法就是通过月亮与太阳来计算的。”

至于你要问历法与中华领先全球有什么关系?

太有关系了。

古代粮食就是一切,就是生产力,就是国家的实力。

那么。

什么决定粮食的生产呢?

可能很多人说是生产工具,比如像农耕铁具出现等等。

但这一些只是其次。

最为重要的,那就是历法。

历法代表什么呢?

这可不仅仅告诉你今天是什么日子,什么月份?

历法的重要作用,还告诉你,什么日子可以播种,什么月份可以秋收。

如果没有这一些历法的指导,那所有种出来的东西都得完蛋。

“不过,这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周天星斗,张衡还发明了浑天仪。”

“陈凡老师,什么是浑天仪?”

有同学问道。

“浑天仪就是一种记载天象的仪器,当时张衡在一个直径四尺多的铜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成一浑象,再用一套水滴的机械,把浑象和漏壶结合起来。以漏壶流水控制浑象,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以显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