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书信孤芳自赏良久,墨迹一干,便塞进信封之中,写上狄公青亲启几字,便放在信件笼中,自会有陆采薇整理好拿去寄送。
欧阳辩在书桌前站了一会,又提起笔来,这次写得相当随意。
“子瞻兄:
许久不见,甚是想念,汴京城里爆竹响彻,元夕一夜鱼龙舞,原本该是欣喜之际,想起子瞻兄远处眉山,便欣喜尽去。
辩不知子瞻兄心情可好了些,劝慰的话辩不多说,只希望子瞻兄整理好心情,多看看书,多写写诗词,若有诗词,请子瞻兄寄给我看,辩对此颇为期待。
近来庶务缠身,辩于诗词便少了些兴致,唯有去岁经江宁赏心亭,得一首,请子瞻兄赏析。”
欧阳辩在后面写了一首词。
“水龙吟·登江宁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欧阳辩抄词,历来不讲究,除了一些犯忌讳的,其他的情绪什么的,年纪不符合什么的,他全然不在乎。
若是有人问他,他一定会说:怎么的,小爷我情感丰富,或者说小爷我黄粱一梦,梦到我自己经历了一声,因此由此感慨,怎么的,你怀疑我,总不至于我这词是抄的吧,来来,告诉我,我能抄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