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的儿子们,他最看好的狄咏被他送了过来,不过不是随军,而是跟着欧阳修学习,打算在科举上有所成就。
他当初被韩琦的那句‘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给刺激到了,希望儿子中能出一个读书人。
狄青送过来的家将自然都是军中宿将,对于宋朝的军队极其了解,欧阳辩也不会让他们没有发挥的平台,但是不会完全按照宋朝的军制来,而是结合后世的模式进行改造。
狄青的家将门虽然对欧阳辩的指手画脚颇为反感,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得在欧阳辩的指点下进行调整。
毕竟临行前,狄青吩咐过他们,既然来了欧阳辩的手下,就得完全听从欧阳辩的指挥,别再把自己当成是狄青的手下了。
所以欧阳辩还是能够指挥得动他们,当然,以欧阳辩的脾性,若是指挥不动,他当场就能够将他们送回去。
架构搭了起来,人员也渐渐到位。
后勤部的是央行内部的人提拔出来的,参谋部则是通过狄青和种谊那边去请了一些年轻的将门子弟过来担任。
比如折家、种家等将门都有年轻子弟过来,欧阳辩还意外的发现王韶来投。
王韶也是欧阳辩的同年,还是二甲出身的进士,作为高顺位的进士,王韶实际上是有差遣在身的。
好像是某个地方的主簿,虽然不是特别重要的差遣,但也是个正经出身了,怎么就来自己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