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言官的恐怖战斗力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赵顼找了欧阳修和文彦博商量,他们对当前的局面判断和欧阳辩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准许韩琦告老,又给了一些荣誉荣退了。

然后赵顼下诏让文彦博担任首相,欧阳修则是担任次相,曾公亮与赵槩参知政事。

这个处置司马光他们还是满意的。

政局算是稳定了下来。

赵顼舒了一口气。

欧阳辩却对这种局面心生警惕。

言官的战斗力太强了,这对于政府的施政过于不利。

他记得历史上王安石还没有开始变法,只是被提为参知政事,就有吕诲等人轮番攻击王安石了。

等到了变法方案出来,言官们更是攻击不休,逼得王安石和赵顼不得不将这些言官一个个都驱逐出去,才算是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变法环境。

后人有人赞颂宋朝的言官体系,认为这是政治开明的体现。

但在欧阳辩看来,这种专门和官府对着干的言官体系,着实会阻碍到官府的正常运行。

一个好的监察体系,应该着眼于保持吏治的清明,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管,甚至要管官府的具体行政,那属于超越监察的权限了。

更别说司马光这些自诩为君子的言官,更是病态一般的用极高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一个官员好坏,只要稍微有些瑕疵,就会被喷得跟屎一般。

在他眼里看来,这种政局就像是后世的民主国家一般,想要做点事情根本做不到,只能互相内耗,眼看着国事倾颓,有志之士只能暗自垂泪而已。

更别说要变革了。

司马光这些传统的士大夫,崇尚的可不是什么变法,他们崇尚的是祖宗法,他们看到不太理解的变法,就一定会拼尽全力的阻止。

欧阳辩对此极为警惕。

韩琦的今天,说不定就是他的明天。

看来得在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渠道才行。

欧阳辩这般想道。

欧阳辩做事历来因势利导,他不是王安石,也不是赵顼。

王安石性格执拗,遇到事情颇有以力破之强硬作风,但欧阳辩认为这种做法过于粗暴了。

赵顼年纪小,年轻人气血方刚,遇到事情就想刚一刚。

这君臣凑在一起,得罪的人自然是海了去了。

你将人驱逐了,固然一时半会是痛快了,但这些人的怨恨累积起来,届时就会成为新法的破坏者。

人亡政息大多缘由于此。

欧阳辩想要变法,他所想的更多。

金刚怒目当然是需要的,没有坚韧不拔,不畏强敌的心脏和精神,是没有办法变法的。

仁宗时候的变法就大多如此。

庆历新政和嘉佑之治大多都是如此,一个改革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