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的开始并非全部都是好的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个李师中在整个过程中置身事外,到了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却突然出来说话,然后变成了最惨的一个。

别的人贬谪还是当官,他却直接成了阶下囚了。

惨啊!

欧阳辩都为之咋舌。

然而李师中的下场并不冤枉,因为过了几天之后,赵顼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朕......八年于兹,度度时之宜,造为法令,布之四方,皆稽古先王,参考群策而断自朕志。

....虽然,朕终不以变或违法之数,辄为之废法,要当博谋广听,案违法者而深治之。间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当。

士大夫其务奉承之,以称朕意。无或狃于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罚而不赦。”

诏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

第一,过去八年来所有的法令“皆断自朕志”,是朕的法令,而非王安石的法令。

第二,新法的问题不在于新法本身,而在于执行中的歪曲不力,在于“吏或违法”。

第三,新法可以完善,不可以推翻。

第四,敢有违背新法者,重罚不赦。

当然,所谓不可以推翻的新法指的是免役法、均输法、清丈田亩这些已经被切实执行并且被接受的新法,而保马法、保甲法、市易法则是被明确废除了。

熙宁七年的春天,被认为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然而,新的开始并非全部都是好的开始,也有一些是糟糕的开始。

熙宁七年这个春天的起始在后来被认为是个糟糕的开始。

……

春雨飘洒,欧阳修的陵园古柏掩映,绵绵细雨,如烟如雾,蔚为神奇,这就是所谓的“欧坟烟雨”了。

欧阳辩站在草庐内,看着外面颇为神奇的烟雨,视线斜对面便是父亲欧阳修的坟墓。

桌子上放着一封信。

信是韩绛写的。

“……王介甫出知江宁,蔡确出知兖州,蔡京为徐州通判……韩相公并不满足。

李师中后,韩相公上书,请召回吕诲、李常、范镇、张戬、王子韶、苏轼等人。

当然韩相公非李师中那等糊涂人,并不攻击陛下之路线,而是以正常调动之名义,陛下并不好拒绝。

加上御史台蒋之奇、李定等等确为小人,已经被一一清除。

吕诲进通进银台司、吕公著则调整为御史中丞、苏轼为监察御史。

李常、张戬、王子韶、范镇等调动则是没有被允许……

诸多调动,韩相公之党羽重新充斥于朝堂之上,吾深感不安,介甫虽然远离中枢,然而吾已经感觉到下一轮风暴即将掀起……”

欧阳辩笑了笑。

王安石走了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