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刚才看的时候也很不相信这个现实,但仔细看过数遍后,他那惊讶的表情也逐渐变得镇定。
“幼常自出仕以来,从未上阵杀敌,亦未经历沙场,皆是幕后指点战事,与亮讨论兵法之事。”
如今他能够挣脱幕后指点江山的束缚,转而走向幕前亲自与大汉将士同甘苦、共进退,这对于他来说是个突破。
而且是极大的突破!
从一个只会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的战略兵法家,逐渐变成“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的沙场儒将。
能够想象得到,能有如此巨大的转变,如果不是历经一场又一场的死亡血腥与火焰的考验,怎能如此?
“若真如此,幼常罪不当死亦在常理之中。”向朗这时忽然提到出征前马谡曾立下的军令状,“丞相,彼已将功折罪矣……”
他这是在为马谡求情。
诸葛亮何尝不知自己的学生,他比任何人都希望马谡能够在这场战争当中醒悟过来。
可坏就坏在,军令状一经立下,不管是谁,若要犯了主帅军令,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被执行军法。
尤其是在军纪严明、军规森严的大汉部队当中,触犯军规、军令,险些或酿成大祸者,要么被贬为庶人,要么被处死。
“叹哉!”诸葛亮一时竟然也犯了难,“幼常之罪险些害得大汉北伐功亏一篑,然却中道觉悟,提领一军与孝然共拒敌兵,却是令亮为难乎!”
二人驻足原地,那原本高兴的笑容瞬间变得凝重。
在对于马谡的定罪问题上,他到底是应该被执行军法,还是应该将功折罪不予处罚?
正当两人陷入沉重的思考当中时,府衙外又传来捷报。
“报!”汉军探马双腿一路狂奔冲进府衙之中,“丞相!禀报丞相,箕谷方向!魏大将军曹真领军撤退,赵老将军并未追杀。”
这个消息来得却是正好,曹真一退兵,雍州东部战场已成定局,宣告魏国在陇右三郡的控制权彻底丧失。
忽然,府衙之外又传来阵阵马蹄声,那是第二个捷报。
“捷报!!陇西太守游楚得知张郃退兵,深知不能再守,于是其在昨日清晨时向我大汉开城投降,马将军已入城受降。”
如今四面战事,三面得解,令人皆大欢喜。
不过还有一面,那就是南安豲道县的战事,凉州刺史徐邈退没退兵还不知道。
“速速派人探查豲道战事,若有消息立刻来报。”诸葛亮心中担忧姜维,迟迟不来消息别是出了岔子。
前线各部捷报频传,冀县驻军仿如喜鹊一般载歌载舞,这些拼死杀敌的将士是大汉的功臣,更是他们的英雄!
………
当然,豲道战场迟迟没有消息的原因是徐邈还不知道曹真已经从箕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