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与这种严肃恢宏的场合显得格格不入,但谁让他是季汉王朝的皇帝呢?
群臣顺着宫殿之中排列整齐的烛火走到彼此应该站的位置,那火光没有任何间断地照在他们的脸庞。
本就燥热的天气,又是人挤人堆在这里,遇上周围燃烧着的明火,让人几乎感到窒息。
但他们也是习以为常,从出生到现在都生活在这个高温地带之中,可今日的天气却着实让人感到万分难受。
众人驻足于此,他们的头颅与身体不由自主地向下倾斜,握在手中的笏板放在掌心,然后向前一拱。
“臣等参见陛下!”
话音刚落,文武百官双手紧紧握笏板于身前,然后身体前倾约九十度的角度,这是对眼前这位皇帝最基本的礼仪。
坐在龙椅上的刘禅每日都要受百官如此之礼,他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于是便按照往常一样,右臂缓缓伸出向众人示意。
“诸卿平身。”
时年二十一岁的刘禅,却依旧没有褪去青年的稚嫩,那让人感到青涩的声音环绕着大殿梁柱。
这不禁令他们产生思考,大汉交给这样的君主真的合适吗?
“谢陛下!”
李严与陈到两人几乎同时回应,身后百官也都随之而答,紧接着众人再缓缓起身。
这一轮操作下来,早就把他们累得大汗淋漓,而且半个时辰在殿外等待,群臣喉咙早就已经干得直冒烟。
所幸,这么长时间的等待没有白白浪费,现在已经是早晨卯时初刻,太阳早就已经升到天空。
但为什么他们会这么热,还不是因为南方天气湿热,早上虽然温度不高,但人一多却显得格外燥热。
只见刘禅坐在那里犹如芒刺在背、如坐针毡,但却又不得不坐在那里,他的表情与脸色依旧如此。
“朕听闻丞相率我大汉十万军连克陇右三郡,且又击退魏军四路人马。”他沉默片刻,然后抬起眼睛望向大殿群臣,“此事可是真的?”
说罢,只见董允走上前来双手紧持笏板向刘禅禀奏道:
“启禀陛下,丞相此战大胜,击退魏军四路人马,歼灭并俘虏共两万余人,此可谓大胜!”
“哦?董中郎此言倒不见得罢?”尚书令李严这时忽然露出一丝狡黠的目光斜睨于他,“某听闻我军死伤惨重,付出相当代价才击退魏军十万之敌。”
这本应该是极其令人感到高兴的消息,但却被李严一顿阴阳怪气,场面顿时变得阴沉冷凝下来。
当然,朝中重臣商议国事,却也绕不过派系之别,李严此言一出,则是派系对立的征兆。
不过董允身为荆州派系的元老级人物,他可不会惯着这群只会窝里横的益州派系的官吏。
“尚书令所言虽是,但大汉于陇右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