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令人羞耻啊……”
面无表情的刘禅接过黄皓手中竹简放在御案上,将其缓缓展开简单看了看阵亡数字和俘虏数字后, 他便不想再看下去。
“朕将此事交由李仆射前去处理如何?”刘禅这时抬头望向站在董允左边的尚书仆射李福小心翼翼地问道。
其实之所以这么谨慎小心, 是因为惧怕董允的威严,要知道这次北伐诸葛亮不在身边, 就派了个董允过来监督他。
结果他每次在宫中遛鸟或者是游玩, 都需要躲着董允, 如果被他碰上, 难免会受到接二连三的连珠炮打击。
果不其然,当他说完这句话的那一刻,站在李福身边的董允猛地抬头,眼神瞬间直指刘禅瞳孔。
这一眼看得他身体直发毛,而站在董允旁边的李福也有些露怯,这毕竟是君命,不可不接。
“………休昭。”他用唇语向董允表示自己不能违命,劝他还是不要再找不自在,这样只会给自己招致麻烦。
但还没等董允抓住他的袖子,李福就已经窜出文臣群中走到大殿正道中央向刘禅躬身作揖道:
“臣领命!”
“孙德, 此事还需君多加辛苦。”李严见李福走上前来应下圣旨,眼里尽是偏见与不屑, “毕竟,陛下将此事交于公手, 却没交于我手。”
可以听得出来, 李严还是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站在文臣列中的蒋琬、费祎、张裔等丞相府官吏早就对他看不惯了。
但为了保持大汉两方政治集团的平衡,这些人遵从诸葛亮的意愿,并没有与其产生正面冲突。
而自从开战以来,以李严为首的益州派系,屡次在朝中声明应该让前线大军撤回,但都被刘禅所否决。
军权在诸葛亮手中,刘禅也愿意遵从诸葛亮的行动,即使是李严想让他退兵,也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李严,汝此话何意?!”这时,蒋琬听李严此言彻底耐不住性子,于是便站了出来怒指李严奋声叫道。
而李严却是不恼,他巴不得这群荆州派系的官吏全都对他群起而攻之, 到时候自己就有由头向这群人“宣战”了。
“公琰昨日莫不是又酗酒一场,今日清晨尚未醒酒?便跑到这大殿之上狂撒酒疯?”
“汝!气煞我也!”蒋琬曾经酗酒成性,近几年才逐渐戒酒, 听李严如此恶毒之言,他反而越来越激动。
费祎这时站了出来又重复了陈到刚才的那句话, 他们在这里如此大声喧哗,难道视陛下于无物吗?
武将们站在另一侧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这群吵得不可开交的文官们,不过看他们的表情,倒是像在看一场大戏。
事实上,这群武将也确实是把朝争的场景看作一场戏剧,虽然他们这帮大老粗不会谋争,但看他们吵却是快乐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