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央视采访

作者:土味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实说。

“不是,之前国内的体坛周报采访过我,而且做了三次专题报道。每次专题报道,大概连载10期左右。”

黄硕话音未落,张卫平和徐济成闹得好大囧,气氛顿时沉默。

时间太紧,没有给黄硕准备台本,属于原生态采访。突然被打乱了节奏,国内顶级电视台的优越感,突然少了一半。

叉开这个话题,进入下一个话题。

“在之前的选秀大会上,你在第次轮第一顺位被选中,成功登陆nba,是不是非常期待?有什么要向全国球迷朋友说的吗?”

“其实,我只是签约了球队,打夏季联赛,还没正式进入nba。至少要等到10月底11月份,新赛季开启后,我才算正式进入nba。”

又是实话实说,让徐济成也有点小尴尬。

不过,黄硕接着就跟国内球迷打招呼,跟他们分享了一些感受。并且展望了在nba的前景,主要是尽快适应节奏,争取上场时间,打出让球迷满意的表现。

诸如此类,云云,都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不需要台本,黄硕都能讲得很好听。

这年头,国内对nba的了解并不多,当然,张徐二人,其实在几年前已经开始解说nba比赛,表现挺不错,同时还是一些常见篮球词汇翻译的开创者。

比如科比,曾经被翻译成“神户”,是徐济成他们几个,开始叫成“科比-布莱恩特”,约定俗成。

目前在编辑的吕晓红,也翻译过不错的词汇,比如nba赛场的“alley-oop”,在国内并没有这个词,但她翻译成“空中接力”,出奇的好听,后来就叫开了。

应该说这群人对篮球解说是有很大贡献的。

黄硕笑着跟球迷打招呼,然后讲了一些情况。在米国的训练和大学联赛,双方交流很流畅。

黄硕面对镜头时的表现,让央视团队很惊讶,简直就是天生的明星,侃侃而谈,还不时冒点俏皮话。

吕晓红和徐济成相视一眼,这一期拨出去,效果肯定很棒。到时候要跟台里要求,多一些播出时间,剪辑得长一点。

“很多球迷都在关注你的薪水问题,能否跟广大球迷朋友透露一下?说个大致的范围也好。”

“我签的只是nba的底薪,跟大郅的薪水差不多。略高一点点。”黄硕没说太满,55万美元,在国内球员之中,就是超级顶薪了。

50万人民币跟55万美元,相差8倍,说出来让人眼红。

“那比国内篮球运动员的顶薪高出不少。我们也希望更多华夏国球员能到国外打球,不管是nba还是欧洲联赛,经历更高水平的联赛,会增长个人能力。”

徐济成和张卫平站在篮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说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