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李才长出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随之落下。
最后,他便忍不住失笑起来,没想到啊,倒是他想多了,大概是在商业场上混久了,想法也都是弯弯绕绕的,本来以为林晓是在第二层,结果人家其实就在第一层。
“这位首席科学家先生啊。”
摇摇头,而后他便叫来了自己的秘书,让他订下了下个周前往上行的机票。
……
与此同时,上京的林晓也放下了手中的手机。
“这些商人啊,总是把人想的太有心机了。”
失笑一声,他可没有多心思还要搞这种小测验,对方在援助无电地区的事情上尽心尽力了,他也就没有必要在最后还要为难他们一下。
至于他们的援电计划或者是逐雷行动是不是发自真心的想做,用这一点来要求两家大型企业,未免实在是有些为难企业的道德情操了。
反正两家公司投进去的一百四十亿人民币都是真金白银的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他就实在没有心情再去要求了。
当然,他也本可以继续等到这两家公司都来找他的时候再告诉他们,这样一来的话,这两家公司在接下来肯定也会在他们的援电计划和逐雷行动上保持每天的巨额投入。
不过,由于他接下来就要去参与量子计算机的事情了,到时候未免有时间,所以他现在才决定早点将这件事情给确定下来。
至于之后这两家公司还愿不愿意在这上面花钱,他也就不做干预了,每家公司都投了至少70亿,他觉得,对两家民营企业来说,已经是巨大的不容易了。
“好了,现在也该给宁德时代那边打个电话了。”
不再多说,他重新拿起电话,拨通了康正的电话。
而接下来的对话,不能说和李才通话如出一辙,只能说是就差半分,除了用词组句不同之外,想要说的东西几乎都没有什么区别。
显然,这位康正的想法和李才,都差不多。
直到挂了电话后,林晓才不由在心中感慨:“这大概就是这些大企业老总们统一的心思吧。”
……
很快,到了后天,李才和康正二人也如约到了林晓请客的地点,经过了一番的商谈之后,比亚迪选择了质子电池,而宁德时代则选择了锂硫电池。
两家也没有产生什么分歧,痛痛快快地就答应了。
按照林晓的估计,这两家公司大概昨天的时候就已经洽谈好了,指不定也已经达成了什么协议,毕竟掌握了这两种电池技术后,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合作双赢,对抗则要么赢家通吃,要么两败俱伤,所以他们大概率也只会选择合作。
不过,这些就和林晓没有关系了,反正最后技术的所有权,都在他这里。
而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