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许多神物,居然是同一人所出?
这也太逆天了吧!
长孙无忌瞬间想起了之前他们告诉自己的事情。
这人正是那斗琴盛会上的诗仙!
太逆天了……
瞬间他懂了,难怪……
难怪陛下一定要重重封赏!
这根本不是担心封赏会不会太重了无法服众的问题。
而是太轻了能不能服众的问题!
这么厉害的人才,多次给李二提供了作用巨大的奇珍异宝。
造纸厂的,突厥攻略……
哪一样,不是安邦定国的谋划……这要是发生在东汉末年,什么三顾茅庐?
曹刘孙这几路人马怕是门槛都要踏破,直接三十顾茅庐!
现在自己却在纠结封赏过重,其他人会如何看待的问题?
简直可笑!
长孙无忌此刻忽然庆幸。
妈耶,幸亏自己反对没有成功。
这等神仙人物若是真的给封个小爵位,到时候自己岂不跟个小丑一样。
史书上搞不好直接给自己来个奸臣列传安排了!
长孙无忌心有余悸,当即对着李二长长一揖!
“陛下,是臣无知!臣无知,故无畏!”
“这等人才,臣以为绝不可轻封薄赏,必以世袭国公以待之,方可安天下人才之心,收明察秋毫之望!”
作为君主,最重要的是什么?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君主最重要的职责莫过于服众。
让百姓,士子,都无话可说,心悦诚服!
而这少年诗仙背后居然还有这许多手段,如此才智岂止是非凡,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这分明是千年一见的那种!
这不重赏脑子有泡吗?
李二见这几人都同意重赏,淡淡一笑。
不过正要开口,杜如晦忽然道,“陛下,此事恐还有可商议处。如今世袭国公不多,便凌烟阁诸将也并非全然世袭国公。若是此时封赏,怕是有些过于扎眼……”
杜如晦说了一通原因,最后的结论是:怕扎眼。
这话,可以有多重理解。
首先这人是皇子,这个身份不能扎眼。
第二,就如长孙无忌所说,引人注目非好事。就算没人不服,但……都服气了,难道就没人会去害殿下了?……
隐晦的向李二传达了这个意思。
李二闻言一怔。
这倒是有道理……不由思索起来。
长孙无忌这次则反而不乐意了